中早熟苹果品种果实的风味物质和风味品质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王海波

作者: 王海波;李林光;陈学森;李慧峰;杨建明;刘嘉芬;王超

作者机构:

关键词: 苹果;中早熟品种;风味物质;风味品质

期刊名称: 中国农业科学

ISSN: 0578-1752

年卷期: 2010 年 43 卷 11 期

页码: 2300-2306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目的】分析中早熟苹果品种果实风味物质的组成及含量,研究其风味品质的形成因子,旨在为中早熟苹果品种在生产中的应用提供参考,并为制定中早熟苹果品种选育评价标准体系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分别采用静态顶空和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高效液相色谱技术对5个中早熟苹果品种果实挥发性成分、糖酸组分等风味物质的组成和含量进行检测。【结果】(1)5种中早熟苹果果实共检测到醇类、醛类与酯类等40种挥发性成分,其含量在不同品种间差异较大;(2)皇家嘎拉、茂利元帅、美国8号、美隆与秋口红分别含有11、9、11、7、7种特征香气成分,它们具有不同的嗅感气味;(3)5个参试品种均检测到3种糖与6种有机酸组分,其中糖组分主要为果糖,其次为葡萄糖、蔗糖,有机酸组分主要为苹果酸,其次为琥珀酸、草酸、乙酸、柠檬酸、酒石酸,含量在不同品种间存在差异,但糖酸种类不存在品种间的差异;(4)果糖、葡萄糖、蔗糖共同影响了5种苹果的甜味味感,苹果酸影响了其酸味味感;不同中早熟苹果品种糖总量、糖总量/苹果酸含量及味感评价存在较大差异,味感评价的差异性与糖酸测定结果基本一致。【结论】特征香气成分在5个品种间存在差异,它们的气味是形成5种苹果各自果实香味的基本元素,3种糖组分与苹果酸是影响5种苹果甜味与酸味味感的因子,3种糖组分的总含量,以及糖总量与苹果酸含量的比值可以作为5种中早熟苹果味感品质的评价指标。

分类号: S661.1

  • 相关文献

[1]4个中早熟苹果品种评价初报. 李慧峰,栾翠华,刘嘉芬,李林光,杨建明. 2009

[2]寒富×四倍体嘎拉苹果三倍体后代果实风味品质的研究. 王海波,王玉霞,李林光,程来亮. 2016

[3]云南省昭阳区和马龙区苹果营养品质的比较研究. 李凯茜,叶艳萍,毕亚楠,杜丽娟. 2023

[4]公顷产量2000Kg中早熟棉花品种选育策略. 李卫华,宋玉萍,申温文,胡新燕. 1999

[5]花椰菜新品种——津品55. 李素文,孙德岭,温媛,王公恕,张宝珍,方文惠,赵前程,刘莉莉. 2005

[6]抗孢囊线虫病黄豆新品种81036. 高建伟. 1995

[7]~(137)Cs在水稻体内及土壤中动移、累积与分布. 路子显,徐世明. 1992

[8]中早熟高粱品种在青海高原的适应性研究. 冯海生,李继洪,李春喜. 2013

[9]春大豆中早熟种黑农40单产4899kg/hm~2的试验研究. 罗赓彤,刘胜利,孔新,战勇,刘忠堂,陈仁忠,何志鸿,杜维广. 2001

[10]鲁棉研16号抗虫棉. 王留明,王家宝,王任重,杨静. 2003

[11]2000~2001年河南省杂交棉区域试验述评. 王振宇,马奇祥,杨修身,刘佳中,牛郑花. 2002

[12]冀中南夏王米高产高效栽培技术. 张经廷,贾秀领. 2013

[13]脱盐盐渍辣椒发酵工艺优化及风味品质研究. 罗凤莲,夏延斌,王燕,蒋立文,欧阳建勋. 2017

[14]泡菜微生物与风味品质研究进展. 黄道梅,李咏富,孟繁博,郑秀艳,陈曦,李国林,林茂,胡露. 2017

[15]大白菜新品种辽白十号. 王鑫,王永成. 2005

[16]普洱茶膏风味品质与化学成分分析. 许勇泉,蔡烈伟,杨继杰,安涛. 2013

[17]不同肥料施用对瓠瓜风味品质的影响. 鲁忠富,吴新义,吴晓花,汪颖,汪宝根,徐沛,李国景. 2018

[18]食品异味问题现状及其研究进展. 孙钰清,吴继红,庞雪莉. 2019

[19]影响枣果实风味品质的指标分析. 焦晋华,薛晓芳,任海燕,赵爱玲. 2021

[20]不同干燥工艺对红茶品质影响的研究-以青心乌龙品种为例. 周小芬,周为,刘飞. 2020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