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支柱番茄与莴笋和结球甘蓝间作套种试验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徐和金

作者: 徐和金;周永健

作者机构:

期刊名称: 中国蔬菜

ISSN: 1000-6364

年卷期: 1987 年 1 卷 04 期

页码:

摘要: 加工番茄无支柱栽培具有省工、省架材、省苗、省水、降低成本、增加产量和提高加工果实品质等特点。因此,无支柱番茄的栽培面积逐年增加,不仅在我国东北、西北降雨少的地区大面积采用,而且逐渐推广到西南、东南沿海温暖多雨地区。 无支柱栽培番茄的植株不进行整枝、打杈,有生长繁茂的枝叶和发达的根系,所以栽培密度不宜过大,一般以亩栽1300~1500株为宜。因此,在无支柱栽培番茄的生长前期,如何充分利用番茄菌株周围的空闲地块,提高其土地的利用率,增加经济收益急待进一步研究,为此我们进行了间作套种试验。 一、材料和方法 岗笋和结球甘蓝是早春主要蔬菜,生长速度快,上市早,我们选用早熟的‘中甘11号’甘蓝及宽叶高笋为材料和番茄进行间作,种植。番茄选用罐藏用的新品种‘红玛被140’和‘红玛消100’。番茄的行、株距为1.1—1.2米XO.4米。亩栽1500—1600株;甚笋及结球甘蓝的行、株距为 0.2—0.25米XO.4米,苗栽6000—6500株,每畦中间栽一行番茄,两边各栽两行离笋或结球甘蓝,错开栽植(如图示)。小区面积为6.6米‘~7.2米‘,以不间作为对照,田间随机排列,重复六次.试验于1986—1987年进行两年。各种作物播种、定植及采收始期见表豆。 葛笋和结球甘蓝定植时,北京地区平均气温为7~8’C,10厘米地温在7oC以上。气温、地温偏低,浇水不宜过大,一般浇完定植水后4~5天,再浇一次缓亩水,然后中耕,进行蹲苗。直至定植番茄时,再同时浇水。待窝笋和结球甘蓝采收后,地表覆盖黑色塑料地膜。 二、结果与分析 1.从各种作物的物峰期看,番茄于4月26一27日定植,葛笋或结球甘蓝已生长1个月左右,接近收获,实际上,共同生长的时间仅有10—20天,间作物不仅没有对番茄前期的生长造成不良影响,反而能藉其植株起着防霜、防凤的保护作用。 2.从测产结果看,两年的试验结果基本一致,有间作物的番茄产量都低于无间作物的番茄,差异显著,一般减产10—29锯。造成减产的原因,主要是间作物在前期吸收了土壤中大量养分,后期又未及时补充肥料,造成番茄缺肥。但从亩产值看,有间作物的亩产值都高于不间作的处理,每亩增值162—275%。差异显著。 综上所述:(l)无支柱栽培的番茄间作其它蔬菜作物,间作物对主作物番茄的产量是有影响的。着改善施肥条件,适当减少间作物的密度,加强番茄中、后期水肥管理,有可能减轻影响的程度. (2)利用无支柱栽培番茄早期周围的空闲地域,间作早熟的结球甘蓝或离笋或其它早熟、生长期短的蔬菜作物,于5月上、中旬即可采收上市,每亩可增加产值800—1200元。虽对番茄的产量有影响,但从单位面积上所获得的经济收益来看是合算的。由此初步认为在劳力充裕,耕地较少的地区,推广这种栽培方法还是值得的.无支柱番茄与莴笋和结球甘蓝间作套种试验@徐和金$中国农科院蔬菜所 @周永健$中国农科院蔬菜所

分类号:

  • 相关文献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