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胶/聚间苯二胺凝胶珠的制备和表征及其对铅(Ⅱ)吸附性能的研究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王学栋

作者: 王学栋;李娅;戴涛涛;刘成梅;梁瑞红;陈军

作者机构:

关键词: 果胶;聚间苯二胺;重金属;铅(Ⅱ);吸附

期刊名称: 食品工业科技

ISSN: 1002-0306

年卷期: 2021 年 015 期

页码: 85-95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以低酯果胶和CaCl2为原料,采用离子交联法制备果胶凝胶珠,然后在果胶凝胶珠表面组装聚间苯二胺,制备新型果胶/聚间苯二胺凝胶珠并用于铅(Ⅱ)的吸附。采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扫描电子显微镜(SEM),X射线衍射(XRD),热重分析(TGA),比表面积与孔隙度分析(BET)和能量色散X射线(EDX)对其结构进行了表征,并探究了初始pH、吸附时间、铅(Ⅱ)初始浓度、吸附剂添加量和共存其它金属离子等条件对铅(Ⅱ)吸附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与果胶凝胶珠相比,果胶/聚间苯二胺凝胶珠的比表面积与热稳定性有着显著提高,在相同条件下其对铅(Ⅱ)的吸附性能更好。吸附过程与朗缪尔等温线模型和准二级动力学模型非常吻合,表明吸附是单分子层并且吸附过程是由化学吸附主导的。果胶/聚间苯二胺凝胶珠对铅(Ⅱ)的最大吸附容量为352.03 mg/g,远高于果胶凝胶珠(162.99 mg/g)。钠(I)和钙(Ⅱ)的共存对铅(Ⅱ)的吸附具有一定程度的抑制作用。在三种重金属离子(铅(Ⅱ),铁(Ⅱ),铜(Ⅱ))体系下,果胶/聚间苯二胺凝胶珠对重金属离子的亲和力为铅(Ⅱ)>铁(Ⅱ)>铜(Ⅱ)。吸附铅(Ⅱ)的机理可能是钙(Ⅱ)与铅(Ⅱ)的离子交换,与含氧官能团和含氮官能团的螯合作用以及静电相互作用。在5个吸附/解吸循环后,果胶/聚间苯二胺凝胶珠显示出良好的再生能力(去除率为90%)。果胶/聚间苯二胺凝胶珠可以作为一种去除铅(Ⅱ)的吸附剂。

分类号: TQ424%X703

  • 相关文献

[1]不同尺寸改性果胶基磁性微球的制备及对Pb2+吸附性能的研究. 李娅,马飞跃,张明,涂行浩,杜丽清. 2023

[2]不同尺寸改性果胶基磁性微球的制备及对Pb2+吸附性能的研究. 李娅,马飞跃,张明,涂行浩,杜丽清. 2023

[3]养殖废水灌溉下施用生物质炭和果胶对土壤养分和重金属迁移的影响. 刘源,崔二苹,李中阳,杜臻杰,高峰,樊向阳. 2018

[4]生物质炭和果胶对再生水灌溉下玉米生长及养分、重金属迁移的影响. 刘源,崔二苹,李中阳,杜臻杰,高峰,樊向阳. 2017

[5]鸡粪有机肥对蟠桃品质及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 杜永所,石海鹏,刘爱巧,王旭明,樊世杰. 2023

[6]典型有机肥—猪粪对重金属镉的吸持累积特性研究. 曹生宪,魏世强,陈洪敏,林芝西. 2008

[7]典型黄壤和石灰土对Cd的吸附解吸特性. 赵志鹏,邢丹,刘鸿雁,何天容,刘艳萍. 2015

[8]公路绿化植物油松(Pinus tabulaeformis)和小叶杨(Populus simonii)对重金属元素的吸收与积累. 智颖飙,王再岚,王中生,马中,姚一萍,李红丽,崔艳,刘建平. 2007

[9]鸡粪生物炭表征及其对水和土壤镉铅的修复效果. 闫翠侠,贾宏涛,孙涛,迪娜·吐尔生江,罗文文,谢厦,孙约兵. 2019

[10]海泡石表面化学特性及其对重金属Pb~(2+)Cd~(2+)Cu~(2+)吸附机理研究. 徐应明,梁学峰,孙国红,孙扬,秦旭. 2009

[11]介孔分子筛表面功能膜的制备及对水体中铅汞镉的去除作用. 徐应明,李军幸,戴晓华,张泽,高怀友. 2002

[12]聚丙烯酸系树脂吸附重金属的研究进展. 赵彩凤,张乐平. 2015

[13]砷镉在不同矿物界面的相互作用过程. 黄敏雪,管玉峰,苏子贤,陶亮. 2022

[14]酸和热处理对海泡石结构及吸附Pb2+、'Cd2+性能的影响. 徐应明,梁学峰,孙国红,孙扬,秦旭,王林,戴晓华. 2010

[15]磁性生物吸附剂的制备与灌溉水镉处理研究. 刘耀驰,纪雄辉. 2018

[16]不同生物炭对废水中镉离子的吸附特性. 何苗苗,赵永强,梁伟静,郭玲玲,刘怡菲,王雪松,陶姝宇,魏忠平. 2022

[17]香蕉纤维-壳聚糖水凝胶的制备及其吸附重金属离子性能研究. 郑丽丽,艾斌凌,郑晓燕,杨旸,钟爽,校导,李雪,盛占武. 2019

[18]酸和热处理对海泡石结构及吸附Pb~(2+)、Cd~(2+)性能的影响. 徐应明,梁学峰,孙国红,孙扬,秦旭. 2010

[19]甜菜果胶的提取方法及其应用. 张睿. 2015

[20]用酸水解法从南瓜中提取果胶的研究. 梁华正,乐长高,牛文文,谢建坤. 2003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