硅胶干燥旱稻叶片制备DNA样品及其RAPD反应体系的建立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曾莉娟
作者: 曾莉娟;郑成木
作者机构:
关键词: 旱稻;DNA;RAPD反应体系
期刊名称: 热带农业科学
ISSN:
年卷期: 2002 年 22 卷 05 期
页码: 11-14
摘要: 进行了硅胶干燥制备DNA样品和RAPD反应体优化的研究。结果表明:①用硅胶干燥的旱稻叶片可制备出高质量的DNA样品。所提取的DNA样品的OD260/OD280(对波长260nm与280nm光线的吸光度的比值)为1.7 ~1.9,OD260/OD230>2,DNA分子质量为30.6Mu左右,产率在50 ~170μg/g,DNA完整性较好,能够成功用于RAPD扩增。②确立旱稻最佳的PCR反应体系是50 ~100ngDNA模板,1.2U的Taq酶,2.5mmol/L的Mg2+,0.25mmol/L的dNTPs,0.5μmol/L引物,10mmol/LTris-Cl(pH8.0),50mmol/LKCl,0.1%明胶,反应终体积20 μL。
分类号: Q943
- 相关文献
[1]我省板栗主栽品种(无性系)RAPD反应体系的建立. 翁尧富,陈源,郑康乐,赵勇春,张建忠,廖石水. 2001
[2]芝麻高度不育材料基因组DNA提取及RAPD反应体系的建立. 赵莉,孔小卫,汪强,林勇翔,田东丰. 2013
[3]云南荞麦野生种DNA的提取与RAPD反应体系的构建. 王莉花,叶昌荣,刘继梅. 2006
[4]柱花草RAPD反应体系的建立及其8个品种遗传多样性分析. 蒋昌顺,葛琴雅,邹冬梅,梁英彩,张义正. 2004
[5]不同灌水量对水、旱稻营养生长和光合特性及其产量的影响. 邹桂花,梅捍卫,余新桥,刘鸿艳,刘国兰,李名寿,罗利军. 2006
[6]旱稻株型育种研究. 曹少鲲,马铭泽. 2011
[7]涝洼地种旱稻关键技术. 王厚胜,周贵林,王吉春,李才库,杨成立,李春荣,丛素敏,王永生,刘志全,穆昕卓. 2008
[8]旱稻三交育种研究. 马铭泽,徐德芳,曹少鲲. 2011
[9]早稻新品种-旱9710. 张燕之. 2006
[10]旱稻原生质体培养和植株再生的研究. 鲁雪华,刘中柱,林永烈,林大添,丁舒敏. 1994
[11]旱糯303旱稻. 王德生. 2008
[12]贵州旱稻主要农艺性状的相关通径及聚类分析. 陈能刚,陈惠查,游俊梅,阮仁超. 2010
[13]贵州旱稻种质资源主要农艺性状的主成分分析. 杨学辉,袁洁,陈惠查,何海永,陈小均,游俊梅,吴石平,王云月. 2009
[14]转mtlD基因旱稻的耐盐性研究. 李自超,张新春,张丽,庄炳昌,张承亮,王国英,付永彩. 2004
[15]水、旱稻根系性状与抗旱性相关分析及其QTL定位. 穆平,李自超,李春平,张洪亮,吴长明,李晨,王象坤. 2003
[16]旱稻与水稻主要品质性状的比较研究. 王辉,郭玉华,张燕之,刘洋,董俊. 2004
[17]优质高产旱稻徐旱1号的选育及应用. 丁成伟,刘超,王健康,郭荣良,吴玉玲,徐家安,王友霜,胡婷婷. 2008
[18]旱稻徐旱1号的种植表现及直播配套栽培技术. 徐家安,王健康,丁成伟,郭荣良,吴玉玲,刘超,王友霜,胡婷婷. 2012
[19]旱作杂交粳稻良种-辽优3072. 王德生. 2007
[20]优质多抗旱稻品种的筛选、栽培技术及生产应用. 罗赫荣,李友荣,贺刚林,陈历清,刘二明,陈爱南,王重华. 2001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
-
热农图刊集群化发展探究
作者:黄东杰;曾莉娟;张海东;谢龙莲;汪全伟;孙海燕
关键词:集群化;科技期刊;图书;发展;探究
-
科技期刊智能精准推送的实践与优化策略分析
作者:龙娅丽;曾莉娟;黄东杰;汪汇源
关键词:科技期刊;智能精准推送;优化策略
-
科技期刊专家审稿积极性的提升策略研究
作者:林海妹;曾莉娟;龙娅丽;李艾;王凯丽
关键词:“三审三校”;科技期刊;同行评议;专家审稿积极性;提升策略
-
农业类学术期刊影响力提升路径分析-以《热带作物学报》为例
作者:龙娅丽;曾莉娟
关键词:《热带作物学报》;期刊影响力;办刊宗旨;高产机构
-
科技论文语言表述的常见问题分析及对策
作者:林海妹;曾莉娟;龙娅丽;李艾
关键词:科技论文;语言表述;常见问题;对策
-
农产品质量安全舆情下农业科技期刊科普定位
作者:林海妹;龙娅丽;李艾;曾莉娟
关键词:农业科技期刊;舆情;机遇;科普定位
-
“十三五”期间科技期刊编辑出版的研究热点——基于《编辑学报》《中国科技期刊研究》视角
作者:龙娅丽;林海妹;曾莉娟;李艾
关键词:科技期刊;“十三五”;研究热点;“十四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