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虑空间效应的中国肉牛生产区域集聚及成因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杨春

作者: 杨春;王明利

作者机构:

关键词: 肉牛生产;区域集聚;空间效应

期刊名称: 技术经济

ISSN: 1002-980X

年卷期: 2013 年 32 卷 010 期

页码: 80-86,92

摘要: 基于新经济地理学理论,运用空间计量经济方法,对中国肉牛生产区域布局的变动及其成因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中国肉牛生产区域呈明显的空间集聚特征;2000年以来,肉牛生产地区逐步从非农就业机会较多的中原等区域向饲草资源丰富、经济发展水平较低的东北地区、西北地区和西南地区转移.进一步研究其成因,结果表明:资源条件、经济环境、技术因素和空间互动效应对肉牛生产的区域集聚有不同程度的影响,其中技术、空间误差自相关性、农业劳动力数量、草地面积和粮食产量对中国肉牛生产的区域集聚具有明显的正向影响,而非农就业机会则具有明显的负向影响.

分类号: F326.3%F224

  • 相关文献

[1]要素市场扭曲下农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测度及效应研究. 吴国松,姚升. 2021

[2]农业科技创新对粮食生产韧性的影响. 彭长生,黄兴宇,王澎,钟钰. 2024

[3]农民收入增长区域结构与空间效应——基于农村固定观察点数据. 吴比,尹燕飞,徐雪高. 2017

[4]基于空间计量的中国水利灌溉率影响因素分析. 赵静,刘增金. 2023

[5]中国制造业集聚对城市化的空间效应分析. 贾兴梅,贾伟. 2015

[6]中国区域畜牧业全要素生产率分析. 杨春,朱增勇,刘治. 2019

[7]要素市场扭曲对农业全要素生产率空间影响效应分解研究. 吴国松,姚升. 2021

[8]长江经济带粮食生产时空分异及空间效应. 肖琴,周振亚,罗其友. 2021

[9]菜籽饼粕在肉牛生产中的应用. 徐龙鑫,何光中,刘镜,杨红文. 2014

[10]国外肉牛生产的特点及发展趋势概述. 胡成华,张国良. 1997

[11]新西兰黑麦草—白三叶草地放牧强度对肉牛生产效益的影响. 维纳汗. 1992

[12]安徽肉牛生产现状·问题及发展对策. 贾玉堂,汤继顺,汤洋,李立冰,徐姗姗,徐智明. 2008

[13]我国肉牛生产与农业机械化释放效应分析. 石自忠,王明利,胡向东,崔姹. 2016

[14]澳大利亚进口和牛胚胎移植. 杜卫华,耿绍旺,徐光勇,郝少强,郝海生,刘振田,蔡怀民,赵学明,朱化彬. 2012

[15]和牛体内生产胚胎与移植试验. 郝海生,耿绍旺,杜卫华,王琨,刘明革,秦彤,王栋,赵学明,朱化彬. 2012

[16]品种选择对肉牛经济生产的影响(下). 王栋,朱化彬,郝海生,杜卫华,赵学明,王风勤,王锡军. 2010

[17]我国牧区半牧区县肉牛生产发展现状及未来趋势. 杨春. 2013

[18]商品肉牛高效生产新技术(一). 马金柱. 1995

[19]宁夏固原市肉牛产业发展现状、问题与对策. 殷冀,徐怀忠. 2016

[20]内蒙古自治区肉牛生产及“九五”发展设想. 扎鲁达,李学英,特木其勒,栾庆江. 1997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