滇重楼茎秆软腐病病原鉴定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马维思

作者: 马维思;杨斌;严世武;王馨;董志渊;李林玉;张新华;杨丽英

作者机构:

关键词: 滇重楼;茎秆软腐病;病原鉴定;胡萝卜软腐果胶杆菌胡萝卜亚种

期刊名称: 西南农业学报

ISSN: 1001-4829

年卷期: 2017 年 07 期

页码: 1582-1587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目的】明确滇重楼茎秆软腐病的病原,以期为该病的防治提供依据。【方法】通过田间调查采样,初步掌握滇重楼茎秆软腐病的发生规律,通过稀释分离、柯赫氏法则验证获得病原菌,基于形态特征和16S r DNA、gyr B、rpo B基因序列特征对病原菌进行鉴定。【结果】从发病植株上分离出1株细菌,经柯赫氏法则验证为滇重楼茎秆软腐病病原菌,基于形态和分子生物学特征将其鉴定为胡萝卜软腐果胶杆菌胡萝卜亚种Pectobacterium carotovorum subsp.carotovorum。【结论】胡萝卜软腐果胶杆菌胡萝卜亚种P.carotovorum subsp.carotovorum是滇重楼茎秆软腐病的病原菌。

分类号: S435.672

  • 相关文献

[1]滇重楼灰霉病及其病原鉴定. 马维思,陈君,严世武,王馨,董志渊,李林玉,杨丽英,杨斌. 2018

[2]两种细菌对十二个洋葱品种的致病性测定. 漆永红,魏晖,曹素芳,杨发荣,李敏权. 2013

[3]滇重楼不同加工工艺研究. 王毓,辛佳奇,李红网,张如意,叶霄,沈昱翔,尹存平,杨继丞,李松蔓. 2021

[4]滇重楼稻曲拟盘多毛孢叶斑病病原鉴定及其生物学特性测定. 何翔,李翱,李楚,张庆,杨群辉,朱红业,陈齐斌,杨佩文. 2020

[5]滇重楼的化学成分研究. 王羽,高文远,袁理春,刘新桥,王书军,陈翠. 2007

[6]滇重楼种质资源抗旱综合评价及生理机制研究. 李纪潮,张金渝,杨天梅,杨美权,杨维泽,许宗亮,左应梅. 2020

[7]不同加工方法对滇重楼中4种重楼皂苷成分含量的影响. 杨天梅,金航,杨美权,赵艳丽,王元忠,张金渝. 2017

[8]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对滇重楼生长年限的鉴别研究. 刘飞,杨春艳,道永艳,杨会云,王元忠. 2016

[9]滇重楼资源现状及可持续利用研究. 杨斌,李绍平,严世武,王馨,李林玉,董志渊,杨丽英. 2012

[10]滇重楼高效繁育和高产栽培研究. 李绍平,杨丽英,杨斌,谷安宇,严世武,李林玉,王馨,和云. 2008

[11]红外光谱结合化学计量学对栽培滇重楼的产地鉴别研究. 王元忠,沈涛. 2023

[12]一种侵染滇重楼的Potexvirus病毒分离物分子鉴定及其3′末端序列分析. 董家红,丁铭,方琦,罗延青,张仲凯,李展,杨斌,李晓明. 2007

[13]基于地形土壤因子的滇重楼生态适宜性区划研究. 石子为,杨少华,张丽霞,陈骏飞,刘大会. 2017

[14]滇重楼授粉特性的初步研究. 杨斌,杨丽英,严世武,谷安宇,王馨,李林玉,李绍平. 2008

[15]滇重楼及其近缘种的表型变异与资源评价. 王元忠,沈涛,张金渝. 2021

[16]红外光谱结合化学计量学对不同采收期滇重楼的定性定量分析. 吴喆,张霁,金航,王元忠,张金渝. 2017

[17]不同栽培密度对滇重楼生长的影响研究. 陈翠,杨丽云,袁理春,徐中志,李绍平,康平德. 2010

[18]不同遮荫方式及遮荫率对滇重楼生长的影响研究. 陈翠,汤王外,谭敬菊,杨丽云,康平德,杨少华. 2010

[19]我国滇重楼种植的气候适宜性研究. 石子为,康利平,彭华胜,杨少华,张丽霞,景志贤,陈敏,刘大会. 2017

[20]滇重楼种子休眠类型的研究. 陈伟,杨奕,马绍宾,李江. 2015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