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李种质资源不同味觉品质精准评价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赵海娟

作者: 赵海娟;张玉君;张玉萍;刘宁;徐铭;刘家成;王碧君;刘威生;刘硕

作者机构:

关键词: 中国李;种质资源;味觉品质;电子舌;精准评价

期刊名称: 果树学报

ISSN: 1009-9980

年卷期: 2024 年 005 期

页码: 797-811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目的】对中国李种质资源进行精准鉴定评价,揭示中国李种质资源的味觉品质遗传的客观规律。【方法】针对不同类型(包括品种来源地、果肉颜色、感官味觉)的50份中国李种质资源,采用电子舌对九种味觉(包括鲜味、咸味、酸味、苦味、涩味、甜味、苦味回味、涩味回味和丰富性)进行了分组比较研究。【结果】不同生态来源地的李品种在味觉特点上存在一定的差异,但整体上仍难以区分细致。与之不同的是,果肉颜色与味觉之间存在一定的关系,不同颜色的果肉在味觉特点上呈现出不同的分布模式。酸描述在鲜味味觉中表现出较高的中位数,甜描述在甜味味觉中表现出较高的中位数。酸甜和甜酸的描述之间相关系数较大。【结论】中国李的味觉特点可以分为酸涩型、咸酸型和鲜甜型,同时筛选出一系列优异味觉表现突出、劣势味觉表现较差的特异种质材料,这些试材及背后的遗传基因将成为我国李育种活动中的“种业芯片”。

分类号: S662.3

  • 相关文献

[1]基于电子鼻和电子舌技术对杏种质资源品质性状的遗传多样性分析. 马小雪,章秋平,赵海娟,张玉萍,徐铭,刘威生,刘硕,刘宁,张玉君,刘家成,王碧君. 2024

[2]中国李种质资源形态性状和农艺性状的遗传多样性分析. 郁香荷,章秋平,刘威生,孙猛,刘宁,张玉萍,徐铭. 2011

[3]不同来源中国李(Prunus salicina L.)的多样性与近缘种关系. 魏潇,章秋平,刘宁,张玉萍,徐铭,刘硕,张玉君,马小雪,刘威生. 2019

[4]晚熟槜李新品种醉贵妃的选育. 谢小波,李斌,江挺,李昊,朱晨辉. 2024

[5]中国李简单重复序列(SSR)反应体系的建立. 乔玉山,章镇,沈志军,房经贵,郭洪. 2004

[6]中国李自然杂交后代抗寒力、果实大小的遗传与变异. 孙伟,高庆玉. 2003

[7]中国李RAPD的优化反应体系及其在品种鉴定中的应用. 乔玉山,章镇,房经贵,郭洪. 2003

[8]优质脆李新品种"中李5号"的选育. 黄振宇,夏乐晗,刘红君,陈龙,陈玉玲. 2023

[9]中国李离体繁殖的研究. 胡博然,徐文彪. 1999

[10]基于电子舌的鱼肉品质及新鲜度评价. 韩剑众,黄丽娟,顾振宇,邓少平. 2008

[11]不同酵母发酵宁夏赤霞珠葡萄酒风味分析. 马海燕,曹雪丹. 2017

[12]电子鼻和电子舌在乳制品品质及货架期监控中的应用研究. 范佳利,韩剑众,田师一,邓少平. 2009

[13]基于电子舌的肉品品质及新鲜度评价研究. 韩剑众,黄丽娟,顾振宇,田师一,邓少平. 2008

[14]模式识别技术在电子舌中的应用与发展. 王茹,田师一. 2009

[15]基于电子舌的掺假牛乳的快速检测. 范佳利,韩剑众,田师一,邓少平. 2011

[16]基于电子舌的乳制品品质特性及新鲜度评价. 范佳利,韩剑众,田师一,邓少平. 2009

[17]普洱茶滋味品质化学成分分析. 吕海鹏,张悦,杨停,施江,林智. 2016

[18]基于味觉特征的棕榈油产地甄别技术研究. 邓福明,张航,陈卫军,王挥,黄玉林,郑亚军,宋菲,赵松林. 2014

[19]电子感官评价系统在肉品质量分析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范蓓蕾,钱建平,刘寿春,杨信廷,王慧. 2014

[20]国内外五种著名全脂牛奶感官评价分析及其电子鼻、电子舌甄别初探. 刘立,李代禧,余华星,潘琦,柴培,王丹丹,刘宝林,乔勇进. 2014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