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异黄酮低豆腥味大豆新品种中黄68的选育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孙君明

作者: 孙君明;韩粉霞;闫淑荣;杨华;李斌

作者机构:

关键词: 大豆;新品种;中黄68;高异黄酮;低豆腥味

期刊名称: 大豆科学

ISSN: 1000-9841

年卷期: 2015 年 34 卷 05 期

页码: 900-905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高异黄酮大豆品种中黄68系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以缺失脂肪氧化酶-2基因(lx-2)的低豆腥味大豆品种中黄18为母本,日本引进的7S蛋白亚基缺失(α’亚基缺失和β亚基含量低)的大豆材料7S3(Karikoi-434)为父本,经有性杂交,采用高效液相色谱(HPLC)技术检测后代籽粒的异黄酮含量,等电聚焦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IEFPAGE)技术检测脂肪氧化酶基因缺失,并进行多年生化标记辅助选择而成。该品种2013年通过北京市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其突出特点是高产、稳产、异黄酮含量高(5 135.86 mg·kg-1)、缺失脂肪氧化酶-2基因(lx-2)、商品性好、综合性状优良,属高异黄酮含量低豆腥味的特用大豆新品种。

分类号: S565.1

  • 相关文献

[1]低豆腥味大豆新品种中黄18的选育有配套技术技术. 韩粉霞,丁安林,孙君明. 2002

[2]高油高异黄酮春大豆新品种吉育97的选育. 马巍,王新风,王巍巍,张铁柱,赵久安,富健. 2013

[3]高异黄酮含量、高产大豆新品种吉育94选育及栽培技术. 李楠,颜秀娟,李明姝,孙星邈,李晶,邱萍. 2009

[4]日本育成脱腹大豆新品种. 夏湛恩. 1998

[5]大豆新品种黔豆8号的选育. 陈佳琴,朱星陶,黄建斌,杨春杰,谭春燕. 2012

[6]粮菜兼用型大豆新品种黔豆7号的选育. 朱星陶,陈佳琴,杨春杰,黄建斌,谭春燕. 2011

[7]高产大豆新品种吉育504的选育. 李寅聪,王新风,王梓钰,汪辉,马巍,富健. 2014

[8]高油高产抗病大豆新品种-辽豆11号. 王德生. 2002

[9]高产、优质大豆新品种L-6的选育. 张海生,李秀珍,吴聚兰,张鑫鑫. 2012

[10]大豆新品种“吉农44”选育报告. 陈喜凤,孙宁,谷岩,康波,王振民. 2018

[11]大豆新品种陇黄1号选育报告. 杨如萍,王立明,陈光荣,林汉明,刘学义,张国宏. 2018

[12]高产、抗逆大豆新品种“吉农39”选育报告. 陈喜凤,康波,孙宁,谷岩,杨巍. 2015

[13]优质高产抗病大豆新品种吉育259的选育及栽培要点. 张云峰,王明亮,范旭红,孙星邈,孟凡凡,蒋洪蔚,王曙明,郑宇宏. 2019

[14]大豆新品种“吉农44”选育报告. 陈喜凤,孙宁,谷岩,康波,王振民. 2018

[15]高产高抗大豆新品种吉育552的选育及栽培要点. 王明亮,孙星邈,范旭红,郑宇宏,张云峰,王曙明,孟凡凡. 2018

[16]大豆新品种陇黄2号选育报告. 杨如萍,陈光荣,林汉明,刘学义,王立明,张国宏. 2018

[17]国审高油大豆新品种“吉农43”选育报告. 陈喜凤,孙宁,赵宽,谷岩,康波,孙丰年,王振民. 2017

[18]高产大豆新品种齐农10号的选育与推广. 袁明,韩冬伟,王淑荣,张笛,王连霞,马波,王俊强,胡继芳. 2022

[19]大豆新品种吉育310的选育. 厉志,衣志刚,刘佳,陈亮,刘念析,王博,刘宝权,董志敏. 2021

[20]耐密植大豆新品种合农123特征特性及栽培技术. 郭美玲,郭泰,王志新,郑伟,李灿东,赵海红,张振宇,徐杰飞,赵星棋. 2021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