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病毒性腹泻病毒SYBR Green荧光定量PCR方法的建立及其应用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刘存

作者: 刘存;崔尚金

作者机构:

关键词: 牛病毒性腹泻病毒;荧光定量PCR方法;检测方法

期刊名称: 现代畜牧兽医

ISSN: 1672-9692

年卷期: 2018 年 12 期

页码: 9-13

摘要: 为了建立BVDV快速诊断方法,针对BVDV基因组5’UTR序列保守区域设计了荧光定量PCR引物,并建立了快速检测BVDV的荧光定量PCR方法。结果表明,以构建的重组质粒pMD-5’UTR为标准品建立的SYBR Green荧光定量PCR方法标准曲线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线性相关系数达0.997 3;敏感性试验结果显示,该方法敏感性较好,其最低检测下限为10拷贝。重复性试验结果显示,该方法批内和批间的变异系数为均小于5%,表明该方法的重复性良好。特异性试验显示,该方法与牛副流感病毒3型、牛传染性鼻气管炎病毒不存在交叉反应,但其不可区别鉴定BVDV与猪瘟病毒。应用所建立的SYBR Green荧光定量PCR方法测定非致细胞病变型BVDV(BVDV-BJ-2016株)分离毒株的一步生长曲线,发现在感染后12~48 h为其对数生长期。该研究为研究非致细胞病变型生长特性提供了参考。

分类号: S852.65

  • 相关文献

[1]牛病毒性腹泻病毒链特异性SYBR Green荧光定量PCR方法的建立及应用. 刘存,邓永,梁琳,李金祥,张彦明,崔尚金. 2019

[2]荧光定量PCR方法鉴别肉制品中羊源性成分. 赵新,王永,兰青阔,刘娜,陈锐,朱珠,李欧静. 2015

[3]一起境外输入性牛结节性皮肤病疫情. 刘存,吕桂霞,徐鸿,党安坤,梁琳,陈静,孙圣福,兰邹然. 2021

[4]兔源F型多杀性巴氏杆菌荧光定量PCR检测方法的建立. 王锦祥,林松华,陈冬金,孙世坤,陈岩锋,高承芳,桑雷,谢喜平. 2023

[5]小麦基部茎秆禾谷丝核菌DNA含量的定量检测. 周淼平,姚金保,张鹏,杨学明,余桂红,马鸿翔. 2015

[6]兔源支气管败血波氏杆菌荧光定量PCR检测方法的建立. 苏进博,王锦祥,殷光文. 2025

[7]国内新型基因2型牛病毒性腹泻病毒研究进展. 张倩,陶洁,张东,区炳明,林航,杨颖,张信军,朱礼倩,王建业,贺生中,孟婷,谢静,朱国强. 2017

[8]牛病毒性腹泻病毒抗原捕获ELISA检测方法的标准化研究. 邓宇,王新华,郭燕,钟发刚,沈敏. 2007

[9]牛病毒性腹泻病毒持续感染的免疫学研究进展. 钟发刚,王新华,程安春. 2006

[10]牛病毒性腹泻病毒E2蛋白单克隆抗体的制备及初步鉴定. 王姝,朱远茂,蔡红,马磊,史鸿飞,吕闯,董秀梅,高欲燃,薛飞. 2013

[11]牛病毒性腹泻病毒石河子株E2基因的克隆及其表达载体的构建. 黄新,钟发刚,薄新文,杨华,郭燕,刘志强,赵军民,任耀军,罗盘棋,王新华. 2008

[12]牛病毒性腹泻病毒基因组结构与蛋白功能研究进展. 范进江,薄新文,钟发刚. 2008

[13]牛病毒性腹泻病毒单克隆抗体捕获ELISA方法的建立. 钟发刚,程安春,王新华,邓宇,郭燕. 2008

[14]沙冬青总生物碱体外抗牛病毒性腹泻病毒. 邱翔宇,相猛,方梅,贾宁. 2013

[15]牛病毒性腹泻病毒玛纳斯株E2基因的克隆及其主要抗原表位区的分段表达. 黄新,王新华,钟发刚. 2009

[16]抗CP型、NCP型牛病毒性腹泻病毒高免卵黄抗体的制备. 赵玉龙,吾莫尔,薄新文,李岩,钟发刚,李娜,库朝锋. 2009

[17]牛病毒性腹泻病毒感染牛外周血单核细胞对CD80和CD86 mRNA转录的影响. 韩猛立,黄新,钟发刚. 2012

[18]牛病毒腹泻病毒(BVDV)E2重组蛋白ELISA检测方法的初步建立. 钟发刚,黄新,王新华,李娜. 2010

[19]内蒙古牛病毒性腹泻病毒血清学调查. 童钦,吕晓妍,王炜,项键. 2013

[20]新疆石河子地区牛病毒性腹泻病毒的分子流行病学调查. 李娜,韩猛立,黄新,薄新文,王新华,赵玉龙,钟发刚. 2009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