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取食监测仪在植物抗虫性研究中的应用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陈建明

作者: 陈建明;俞晓平;程家安

作者机构:

关键词: 电子取食监测仪;同翅目昆虫;植物抗虫性;取食行为;刺探波型

期刊名称: 昆虫知识

ISSN: 0452-8255

年卷期: 2005 年 42 卷 05 期

页码: 485-490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主要综述了电子取食监测仪在植物对同翅目昆虫抗虫性研究中的应用情况。利用电子取食监测仪可监测同翅目昆虫(蚜虫、飞虱、叶蝉、蓟马、粉虱等)在不同抗、感虫品种上的取食行为,并根据取食行为参数如刺探频率、唾液分泌时间、韧皮部取食时间等在不同抗、感品种上的差异来区别品种的抗、感虫特性和确定抗虫因子存在的部位。

分类号: S433.1

  • 相关文献

[1]色彩对茶园昆虫的引诱力. 林金丽,韩宝瑜,周孝贵,陈学好. 2009

[2]定量研究刺吸式昆虫取食行为的有效方法——电子取食监测仪的原理和应用技术. 陈建明,俞晓平,程家安,吕仲贤,郑许松,徐红星. 2002

[3]植物抗虫性及其遗传改良研究进展. 王学军,陈满峰,葛红,缪亚梅,汪凯华,顾春燕. 2015

[4]寄主植物-甜菜夜蛾-寄生蜂三级营养关系的研究进展. 罗礼智. 2006

[5]噻虫嗪种薯包衣对马铃薯桃蚜取食行为的影响. 李昭煜,刘永刚,李佳佳,张海英. 2016

[6]运用电子记录技术检测白背飞虱田间种群致害性. 沈君辉,李平,刘光杰. 2005

[7]利用EPG技术分析西花蓟马在4种寄主植物上的取食行为. 张玉秀,张治军,吕要斌. 2014

[8]吡蚜酮对水稻褐飞虱取食行为的影响. 何月平,陈利,陈建明,陈列忠,张珏锋. 2010

[9]抗虫转基因水稻对非靶标害虫褐飞虱取食与产卵行为影响的评价. 陈茂,叶恭银,姚洪渭,胡萃,舒庆尧. 2004

[10]应用刺探电位图谱(EPG)技术分析棉蚜取食刺探主动性. 李玲玉,李玲玉,张帅,姬继超,雒珺瑜,崔金杰. 2020

[11]基于刺吸电位图谱技术的蚜虫研究进展. 刘伟娇,刘伟娇,李玲玉,朱香镇,王丽,雒珺瑜,李东阳,高雪珂,姬继超,崔金杰. 2021

[12]基于EPG技术的烟粉虱两个品系取食行为的比较. 刘佰明,张珊,万方浩,褚栋. 2016

[13]瓦嘛主要取食蜜蜂的脂肪伸组织而不是血淋巴. 孟丽峰(编译). 2019

[14]甘蔗和玉米挥发物差异及其对亚洲玉米螟幼虫取食行为的调控作用. 蒋兴川,董文霞,肖春,陈斌,严乃胜,操海群,李正跃. 2017

[15]水稻纹枯病菌侵染稻株对褐飞虱发生的影响. 张珏锋,夏乐舜,李芳,钟海英,陈建明. 2019

[16]基于刺探电位图谱的石蒜绵粉蚧在2种植物上的取食行为研究. 黄芳,吴志毅,吕要斌,张红英,张文俊. 2021

[17]二化螟对薄荷精油化学成分的电生理及行为反应. 杨雪,胡阳,王梓懿,王照国,余帅,安正斌,夏宇,李?. 2021

[18]抗虫、耐除草剂转基因水稻对非靶标害虫玉米蚜取食行为影响的评价. 任少鹏,杨帆,高明清,蒲德强,叶恭银,时敏,陈学新. 2018

[19]水稻条纹花叶病毒对介体电光叶蝉生长繁殖及取食行为的影响. 李盼,张洁,岳玥,陈红燕,吴维,魏太云,贾东升. 2020

[20]球孢白僵菌-玉米共生体对亚洲玉米螟取食行为的影响. 隋丽,徐文静,朱慧,张正坤,费泓强,陈日曌,汪洋洲,李启云,路杨. 2020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