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滇交界干热河谷地区农业气候资源特征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戴声佩

作者: 戴声佩;李茂芬;罗红霞;刘海清

作者机构:

关键词: 干热河谷;农业气候资源;变化特征;四川;云南

期刊名称: 热带作物学报

ISSN: 1000-2561

年卷期: 2018 年 06 期

页码: 1225-1234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利用四川攀枝花和云南华坪、元谋等3个时间序列较长的气象站地面观测资料,运用线性趋势法、气候倾向率法、Mann-Kendall非参数统计检验法等方法分析了川滇交界干热河谷地区光能、热量、水分和风能等农业气候资源特征。结果表明:川滇干热河谷地区光能资源丰富,热量资源充足,风能资源良好,但水分资源结构不平衡,易出现干旱。并且在全球气候变化背景下,光能、热量、水分和风能等农业气候资源都发生了明显的变化,对农业会造成一定的影响,如温度升高导致作物生长期延长,生长季热量增加,适宜种植范围扩大。≥10℃积温的增加为热量要求较高的热带经济作物种植提供了有利条件,川滇干热河谷地区适宜热带经济作物种植区域将增加。此外,农业气候资源的变化也会带来一定的负面影响,如冬季温度升高,将导致热带作物抗旱能力下降等。

分类号: S162.3

  • 相关文献

[1]近50年冬小麦主产区农业气候资源变化特征分析. 曹倩,姚凤梅,林而达,张佳华,王培娟,秦鹏程. 2011

[2]未来四川地区农业气候资源的时空变化特征. 陈超,陈超,庞艳梅,潘学标,韦潇宇. 2013

[3]四川西昌酿酒葡萄延迟萌芽的气候可行性分析. 王珂依,刘布春,刘园,房玉林,邱美娟,毛留喜,何延波,杨晓娟,庞静漪,肖楠舒. 2020

[4]云南干热河谷区7个小粒咖啡叶片光合特性日变化的研究. 胡发广,刘红明,毕晓菲,付兴飞,李贵平,李亚男,吕玉兰,黄家雄. 2020

[5]云南元谋干热河谷区旱坡地不同生态农业模式土壤水分差异性分析. 杨艳鲜,方海东,潘志贤,冯光恒,沙毓沧,纪中华,杜波,和寿甲. 2009

[6]云南干热河谷区咖啡叶片黄化症发生原因研究. 吕玉兰,黄家雄,李贵平,杨世贵,段春芳,黄健. 2009

[7]怒江干热河谷牧草适应性研究. 吕玉兰,白昌军,王跃全,刘倩,朱红业. 2010

[8]5个脐橙品种在云南干热河谷地区的引种表现. 杨虹霞,王绍华,刘红明,袁晓慧,高俊燕,付小猛,毛加梅,岳建强,龙春瑞. 2020

[9]云南干热河谷草地植物特征及草地资源保护和利用. 张德,何光熊,龙会英. 2020

[10]参与式农村发展理论与实践——来自滇川黔地区的经验. 吕星,林凌,夏圆. 2001

[11]品种和气候对嫁接银杏叶中黄酮含量的影响. 钱龙梁,曹福亮,汪贵斌. 2019

[12]西藏林芝麦类条锈病菌群体多样性分析. 章振羽,姬红丽,向运佳,张敏,彭云良. 2012

[13]吐鲁番农业气候资源及其开发利用. 贾静怡. 1988

[14]营口地区农业气候资源分析及主要气象灾害. 陈杰,杨久文. 2010

[15]随州市中稻生长季农业气候资源变化研究. 杨涛,冯文丽,鲍凤霞,张枝盛,程建平. 2020

[16]华南热区农业气候资源时空数据库构建与集成分析. 胡杰,戴声佩,李茂芬. 2019

[17]东北农业气候资源与春玉米生产潜力的时空演变及作物生产应对策略. 陈长青,钱春荣,邓艾兴,张卫建. 2008

[18]农业气候资源变化对双季稻生产的可能影响分析. 郭夏宇,刘文祥,马国辉,青先国. 2014

[19]黄淮海平原农业气候资源高效利用背景及主要农作技术. 杨瑞珍,肖碧林,陈印军,卢布. 2010

[20]新疆玉米生产农业气候资源及生产潜力估算. 柳延涛,杜红,李鲁华,殷波,陈树宾,郭斌. 2012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