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动农用车横向电池包的散热性能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徐晓明

作者: 徐晓明;胡志超;袁寿其;谢焕雄;张萌

作者机构:

关键词: 车辆;计算机仿真;试验;电动农用车;横向电池包;强迫风冷;进风口模式;散热性能

期刊名称: 农业工程学报

ISSN: 1002-6819

年卷期: 2016 年 S1 期

页码: 13-19

收录情况: EI ;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强迫风冷散热是目前电动汽车电池包应用最广泛的散热方法,一般采用自然风或者空调风,其研究重点放在如何平衡各模块的流场条件,它具有结构简单、成本低廉、可维护性高等特点,较好地满足了现代电动农用车的使用要求。电池包不同进风口模式将影响强迫风冷散热性能,通过仿真计算方法研究比对不同进风口模式对电池包散热性能的影响,对电池包进风口模式选择和结构优化设计具有重要意义。该文基于55Ah锂离子电池单体发热功率测定数据,选取强迫风冷散热条件下的电动农用车横向电池包作为研究对象,针对持续加速、持续减速、搁置与脉冲放电、实车行驶等四种工况,采用FLOEFD软件对不同进风口模式的横向电池包散热性能进行计算分析,结果表明:两种进风口模式的电池组温升增幅明显高于内部温差,以纵向进风口为例,持续加速结束时刻,电池组最高温升和内部最大温差分别为3.91和2.24℃;持续减速结束时刻,电池组最高温升和内部最大温差分别为4.91和3.70℃;搁置与脉冲放电结束时刻,电池组最高温升和内部最大温差分别为5.17和2.94℃;实车行驶结束时刻,电池组最高温升和内部最大温差分别为7.36和5.40℃。纵向进风口的电池组最高温升和内部最大温差均低于横向进风口,其中,持续加速结束时刻,纵向进风口的电池组最高温升和内部最大温差分别比横向进风口低0.01和0.03℃;持续减速结束时刻,纵向进风口的电池组最高温升和内部最大温差分别比横向进风口低0.14和0.03℃;搁置与脉冲放电结束时刻,纵向进风口的电池组最高温升和内部最大温差分别比横向进风口低0.03和0.01℃;实车行驶结束时刻,纵向进风口的电池组最高温升和内部最大温差分别比横向进风口低0.36和0.08℃,选用纵向进风口模式将提高电池包强迫风冷散热性能。上述结论为电动农用车电池包进风口模式的选择和结构优化设计提供了参考依据。

分类号: S229.1

  • 相关文献

[1]果蔬运输车辆路径再规划. 黄华芳,王以忠,李达,门建婷,张平,黄国全. 2012

[2]大中小型拖拉机压实对土壤坚实度和大豆产量的影响. 乔金友,张丹,张宏彬,张斌,陈海涛,谌礼鹏,郑大明,孙健. 2019

[3]养蜂车购置补贴实施评价及问题解决途径研究. 高芸,赵芝俊. 2018

[4]基于虚拟探照灯的离合制动履带底盘寻径跟踪. 陈子文,熊扬凡,胡宗锐,李聪,庞有伦,杨明金. 2023

[5]基于MATLAB仿真的非规则齿轮行星系扎穴机构的优化设计. 王金武,张春凤,周文琪,潘振伟,唐汉,多天宇. 2016

[6]基于土壤类型和微量元素辅助信息的土壤属性空间模拟. 石淑芹,陈佑启,李正国,杨鹏,吴文斌,姚艳敏. 2010

[7]基于颗粒流理论的微灌砂滤层反冲洗过程砂粒速度场模拟. 李景海,刘清霞,翟国亮,蔡九茂,张文正. 2018

[8]微灌石英砂过滤器反冲洗数值模拟验证与流场分析. 李景海,翟国亮,黄修桥,冯俊杰,刘杨. 2016

[9]一种基于多Agent和GIS的麦蚜种群动态模拟方法研究初报. 程登发,陆庆光,田喆,姜玉英,孙京瑞,张云慧,乔红波. 2006

[10]果园风送喷雾机导流板角度对气流场三维分布的影响. 吕晓兰,张美娜,常有宏,雷哓晖,杨青松. 2017

[11]基于砂滤层内水体积分数瞬态模拟的反冲洗速度优选. 李景海,蔡九茂,翟国亮,刘清霞,张文正. 2018

[12]基于动特性分析法的海上养殖平台多点系泊系统设计. 王绍敏,刘海阳,郭根喜,陶启友,黄小华,胡昱. 2017

[13]果园喷雾机单双风机风道气流场仿真与试验. 丁天航,曹曙明,薛新宇,丁素明,周良富,乔白羽. 2016

[14]菜籽饼日粮添加植酸酶对肉鸡生长代谢的影响. 赵仕洋,陈家宏,朱丽莉,韩勇. 2014

[15]甜菜不同品种产质量比较试验初报. 迟庆国,朱国民,孙晖. 2005

[16]扁形茶不同脱毫技术的对比. 申东,郑文佳,何萍. 2009

[17]贵州本地双低菜粕在肉猪日粮中的配比研究. 张瑞文,陈家宏,吴仙,韩勇. 2014

[18]应用PCR试剂盒对奶牛结核病的检测. 吴位珩,孙启跃,徐景峨,杨莉,文才智,乐琼,杨茂生. 2012

[19]人工配合饲料填喂牛蛙的试验. 刘金辉. 1991

[20]马铃薯“3414”施肥的效果. 张熙,石金芝,石乔龙. 2009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