覆膜与生物炭对青藏高原马铃薯水分利用效率和产量的影响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李正鹏

作者: 李正鹏;宋明丹;韩梅;蒋福祯;叶广继

作者机构:

关键词: 膜;生物炭;马铃薯;产量;水分利用效率;净收益;青藏高原

期刊名称: 农业工程学报

ISSN: 1002-6819

年卷期: 2020 年 015 期

页码: 142-149

收录情况: EI ;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生物炭具有比表面积大,吸附力强等特点,该研究尝试在地膜覆盖基础上引入生物炭技术,利用生物炭的保水保肥效应以及固碳培肥效果,解决地膜覆膜带来的土壤地力下降及后期减产问题.2019年通过设置施炭(B)、覆膜(M)、施炭+覆膜(M+B)和对照(CK)共4个处理的大田试验,探究覆膜和生物炭对青海省东部农业区马铃薯生长、耗水特征和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块茎膨大期和淀粉积累期是植株干物质量增加的主要时期,覆膜在块茎膨大期即有显著的促进效果,生物炭仅在淀粉积累后期和成熟期促进效果显著.施炭和覆膜均能显著提高收获期植株总干物质量,施炭比覆膜的根冠比显著提高.马铃薯苗期耗水量最高,在块茎膨大期以前日均耗水量在3 mm/d以上.覆膜显著增加了作物总耗水量和土壤储水消耗量,总耗水量比对照多出35mm,施炭和覆膜均显著提高了水分利用效率.施炭和覆膜均能显著提高马铃薯块茎产量(P<0.05),覆膜显著增加了大薯的数量和产量.无论施炭与否,覆膜均显著增产,而施炭仅在不覆膜下显著增产,覆膜增产效应是施炭的2.2倍.覆膜能显著提高马铃薯净收益,但施炭降低了净收益,主要是由于生物炭的成本较高.该研究为青藏高原东部农区马铃薯高产栽培提供科学依据.

分类号: S532

  • 相关文献

[1]水肥耦合对棉花产量、收益及水分利用效率的效应. 吴立峰,张富仓,范军亮,周罕觅,梁飞,高志建. 2015

[2]不同用量生物炭对冬小麦生长及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 李中阳,齐学斌,胡超,吕谋超,杜臻杰,班卓昊,赵志娟. 2015

[3]阴山北麓地区马铃薯品种抗旱特性的研究. 任永峰,赵举,张永平,白海. 2011

[4]马铃薯种子播前抗旱处理技术研究. 任永峰,赵举,路战远,赵沛义,张永平. 2013

[5]陇中旱地马铃薯不同种植模式对土壤温度和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 王亚宏,高世铭,张伟,王润佳. 2009

[6]覆膜和密度对宁南旱地马铃薯产量及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 梁锦秀,郭鑫年,张国辉,陈刚,王西娜,周涛. 2015

[7]不同灌溉方式对两个马铃薯品种生理特性和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 宿飞飞,张静华,李勇,刘尚武,刘振宇,王绍鹏,万书明,陈曦,高云飞,胡林双,吕典秋. 2018

[8]苗前滴灌对马铃薯水分利用和产量的影响. 任永峰,路战远,聂晶,崔艳,安昊,高宇,赵沛义. 2019

[9]旋耕深度对西北黄土高原旱作区土壤水分特性和马铃薯产量的影响. 张绪成,马一凡,于显枫,侯慧芝,王红丽,方彦杰,张国平,雷康宁. 2021

[10]不同复种油菜-轮作模式对马铃薯耗水特征及产量的影响. 谭雪莲,郭天文,张平良,曾骏,刘晓伟. 2021

[11]立式深旋耕作对西北半干旱区马铃薯水肥利用和产量的影响. 张绪成,马一凡,于显枫,侯慧芝,王红丽,方彦杰. 2021

[12]不同种植方式对旱地马铃薯水分利用及产量的影响. 任永峰,路战远,赵沛义,高宇,刘广华,栗艳芳. 2019

[13]中国马铃薯地膜覆盖增产效应及其影响因素的Meta分析. 徐菊祯,张梦璐,何文清,隋鹏,陈源泉,崔吉晓. 2023

[14]秸秆覆盖对全膜双垄沟留膜复种马铃薯产量、水分利用效率及氮肥效应的影响. 张平良,郭天文,吕军峰,张绪成,郭贤仕. 2013

[15]氮肥减施对马铃薯产量及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 杜二小,李焕春,任永峰,高日平,韩云飞,刘小月,武生财,赵沛义,于伟卓. 2021

[16]氮磷钾肥配施对宁南旱区马铃薯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 梁锦秀,郭鑫年,张国辉,陈刚,王西娜,周涛. 2015

[17]栽培方式对甘肃雨养农业区马铃薯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 高应平,王勇,党翼,张建军,赵刚,蔺冬梅,石玉章. 2014

[18]滴灌模式下不同早熟马铃薯产量及水分利用效率研究. 吴燕,孙慧,江映红,刑斌德,刘易,杨茹薇,冯怀章. 2022

[19]冷凉灌区马铃薯施肥量与种植密度对马铃薯生长及产量的影响. 王平,谢成俊,孙振荣,陈娟,王镭,彭文静. 2023

[20]马铃薯与针叶豌豆套种的效果研究. 杨君林,马忠明,曹诗瑜,张立勤,王智琦,连彩云. 2008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