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子生物学技术在普通小麦谷蛋白研究中的应用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张立平

作者: 张立平;何中虎;刘建平;孙家柱;单福华;苏青

作者机构:

关键词: 小麦(TriticumaestivumL.);麦谷蛋白亚基;分子生物学;MAS;QTL

期刊名称: 麦类作物学报

ISSN: 1009-1041

年卷期: 2004 年 24 卷 02 期

页码: 121-126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小麦谷蛋白是面筋的主要成分之一,对小麦食品的加工品质起着重要作用。本文从基因序列、分子结构、多态性、遗传转化、QTL研究和MAS等方面综述了国内外有关麦谷蛋白亚基的研究进展。这些研究结果表明,麦谷蛋白的等位基因变异十分丰富,多态性高,序列之间存在很高的同源性。麦谷蛋白的基因结构分为三部分:无重复结构的N-末端和C-末端以及中部重复区域,等位基因的变异主要由基因中部重复区域的序列大小、重复次数及该区域内DNA序列的插入或缺失所造成;Cys-残基的数目和位置影响麦谷蛋白聚合体内亚基间的相互作用,是影响亚基生化特性的重要因素;应用转基因技术已将HMW-GS基因(1Ax1、1Dx5和1Dy10)导入普通小麦中,有助于进行品质改良和麦谷蛋白结构与功能的深入研究。此外,对面筋强度性状的QTL分析和分子标记辅助育种也进行了阐述。

分类号: S512.1

  • 相关文献

[1]生物技术在动物遗传育种中的应用. 柳楠,张明新. 1997

[2]水稻超高产育种若干问题的评述与讨论. 童继平,吴跃进,郑乐娅,吴敬德. 2003

[3]小麦品种(系)高分子量麦谷蛋白亚基变异分析. 李望鸿,李玉芳,王振军. 2003

[4]国内外小麦种质材料高分子量谷蛋白亚基组成分析. 高居荣,李兴锋,封德顺,陈冬花,刘树兵,王洪刚. 2006

[5]分离小麦麦谷蛋白亚基的几个关键因素研究. 李春燕,张翠绵,柴建芳,秘彩莉,马秀英,赵和,吕孟雨,周硕,董福双,刘永伟,杨帆,王海波. 2019

[6]甘肃沿黄灌区主栽春小麦品种(系)麦谷蛋白亚基组成分析. 陈琛,袁俊秀,刘风,王炜. 2020

[7]小麦2+12和5+10亚基近等基因系间面粉品质差异的研究. 张延滨,辛文利,孙连发,肖志敏,祁适雨. 2003

[8]环境条件对“龙麦15”2+12和5+10HMW-GS近等基因系加工品质影响的研究. 张延滨,辛文利,孙连发,张春利,赵海滨,宋庆杰. 2002

[9]小麦谷蛋白研究进展. 刘丽,何中虎,于亚雄,杨金华,程耿,胡银星. 2003

[10]花药培养与麦谷蛋白亚基分子标记结合选育小麦新品种的研究. 王炜,陈琛,叶春雷,杨随庄,欧巧明,罗俊杰. 2019

[11]改进的HMW-GS评分系统在黑龙江省小麦品种面筋强度分类上的应用. 程爱华. 2003

[12]微量沉淀值和麦谷蛋白亚基组成对面包烘烤品质的效应. 王德森,何中虎,张宏燕,张勇,阎俊,张艳,陈新民. 2007

[13]甘肃冬小麦品种(系)面粉品质性状相关基因分析. 杜晓霖,何瑞,展宗冰,刘风,白斌. 2024

[14]小麦幼胚无性系麦谷蛋白亚基变异研究. 张艳敏,郭北海,温之雨,蒋春志,李辉. 2002

[15]辐射诱变与生物技术结合创造小麦新种质的研究:II.小麦新种质重要特?…. 孙光祖,唐凤兰. 1999

[16]水稻抗白叶枯病基因Xa23群体的MAS育种研究. 于洁,王耀雯,马文清,王建岭,王育荣,赵开军,王春连,刘丕庆. 2010

[17]分子遗传技术在家畜遗传评定中的应用. 狄江,王琼,拉扎提. 2009

[18]基于抗稻瘟病基因Pi40特异性SCAR标记的MAS育种应用. 寇姝燕,邓剑川,邹茜,刘慰华,张翠萍,朱振华,陈于敏,赵国珍,苏振喜,世荣,袁平荣. 2019

[19]抗稻瘟病恢复系黔恢101选育及安优101的应用. 张习春,孙建华,王倩,王洪亮,李佳丽,张大双,朱速松. 2021

[20]江汉鸡A系选育研究. 潘爱銮,吴艳,申杰,杜金平,蔡传鹏,皮劲松,张昊,黄涛,蒲跃进,段俊,黄竹林,孙静,梁振华. 2020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