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组织培养成芋技术快速构建魔芋杂交品系的探索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马继琼

作者: 马继琼;尹桂芳;孙道旺;杨奕;王玲

作者机构:

关键词: 魔芋;杂交种子;组织培养;试管微型芋

期刊名称: 西南农业学报

ISSN: 1001-4829

年卷期: 2016 年 29 卷 06 期

页码: 1398-1403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魔芋杂交种子休眠期长和种芋繁殖慢等特性,一粒杂交种子衍生为一个品系至少需3~4年,选育周期长成为杂交育种的主要障碍。本研究选取曲靖花魔芋异株人工授粉约1个月左右的幼嫩杂交种子,诱导愈伤组织和不定芽,获得了试管微型芋。研究表明:剥去绿色的外层果皮及叠生木栓组织后具有活性的杂交种子(块茎原始体)是诱导愈伤组织的最佳外植体;适宜诱导愈伤组织培养基是MS+6BA 1.5 mg/L+NAA 0.4 mg/L+白糖3.0%,诱导率达100%;适宜诱导不定芽培养基是MS+6BA 0.8 mg/L+NAA 0.4 mg/L+白糖3.0%,分化率达63%;适宜诱导试管微型芋培养基是1/2MS+NAA 1.0 mg/L+PP3330.4 mg/L+白糖5.0%,诱导率为93%,培养35 d左右,收获试管芋平均1~3 g。本研究对幼嫩杂交种子组织培养和试管微型芋的培养技术进行了初探,1年内即可构建单粒杂交种子衍生的品系,为品系比较和选择提供了材料,为加速魔芋杂交育种进程提供了一项关键技术。

分类号: S632.3

  • 相关文献

[1]魔芋不同外植体诱导比较实验. 顾玉成,吴金平,万进,宋志红. 2004

[2]魔芋组织培养的一步成苗技术研究. 王玲,李勇军,房亚南,马继琼. 2004

[3]魔芋高效再生体系的建立与优化. 孙继华,杨超,刘菊华,张静. 2012

[4]魔芋组织培养中褐变成因的探讨. 王玲,房亚南,马继琼,李勇军. 2006

[5]魔芋块茎组织培养快速繁殖技术的研究. 徐刚,王彩莲,慎玫,陈秋方. 1993

[6]中国杂交稻在意大利试种成功. 黄发松. 1995

[7]两系杂交稻种子纯度的影响因素与保纯技术. 周承恕. 2000

[8]杂交水稻制种及生产的化学调控技术研究进展. 吕艳梅,肖层林. 2011

[9]草莓杂交种子播种及育苗技术. 霍恒志,糜林,李金凤,万春雁,陈雪平. 2011

[10]广西桂北生态区玉米杂交种子生产技术规程. . 2013

[11]中国黄瓜杂交种子生产研究进展. 陈正武,王艳飞,张霞,于海生. 2005

[12]柑桔胚的人工培养. 王大元,张进仁. 1975

[13]新疆制种区早熟玉米杂交种子收获期与活力的关系. 韩登旭,杨杰,王业建,郗浩江,梁晓玲,李铭东,阿布来提·阿布拉. 2020

[14]西瓜杂交种纯度鉴定技术研究进展. 王恒炜. 2020

[15]辣椒杂交种子室温干燥贮藏效果及技术研究. 倪向江,刘荣云. 2001

[16]甘蔗杂交种子传播甘蔗花叶病毒、高粱花叶病及黄叶病的检测(英文). 商显坤,黄诚华,李正文,周琼. 2015

[17]砀山酥梨杂交种子育苗关键技术研究. 张金云,高正辉,伊兴凯,束冰,胡信安,蔡永萍. 2009

[18]广西玉米杂交种子生产现状、问题及对策. 李体琛. 2005

[19]Mo17Ht雄性不育系的选育和利用. 陈岩,董敬超,吴丹,吴金桐. 2006

[20]不同基质菠萝杂交种子发芽育苗试验. 苏伟强,刘业强,任惠,陆玉英,陈香玲. 2012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