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百八十七份玉米地方种质资源穗部性状的表型多样性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李清超

作者: 李清超;杨珊;张登峰;刘建新;孙开利;吴迅

作者机构:

关键词: 玉米;种质资源;穗部性状;多样性分析;系统聚类

期刊名称: 浙江农业学报

ISSN: 1004-1524

年卷期: 2024 年 36 卷 007 期

页码: 1481-1491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为研究玉米种质资源穗部性状间的相互关系,筛选鉴定优质玉米资源。以贵州、陕西、甘肃、湖北4个省份收集的487份玉米种质资源为研究材料,采用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主成分分析和聚类分析等方法对玉米10个穗部性状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10个穗部性状变异系数为6.1%~71.0%,表型多样性指数为0.319~2.038。相关分析表明,10个穗部性状间存在广泛的相关性;系统聚类分析将487份资源划分为4个类群,类群Ⅰ有187份种质资源,类群Ⅱ有208份种质资源,类群Ⅲ有48份种质资源,类群Ⅳ有44份种质资源,贵州和陕西的玉米种质资源代表性更强。最终筛选到15份穗部性状综合表现优异的玉米种质资源,为玉米种质资源鉴定评价、种质材料创新和遗传育种提供了参考和基础材料。

分类号: S513

  • 相关文献

[1]枇杷种质数量分类中系统聚类方法的探讨. 胡文舜,骆键夫,黄爱萍,许奇志,李韬,魏秀清,张立杰,郑少泉. 2009

[2]葫芦种质资源遗传多样性分析. 王永行,白立华,单飞彪,杜瑞霞,郭宏强,杨钦方,刘春晖. 2018

[3]菜用豌豆种质资源形态性状遗传多样性分析. 孙敏杰,张天静,沈宝宇,李玲. 2017

[4]基于12个农艺性状的连翘种质资源多样性分析. 王潇,刘铭,姜涛,田伟,贾东升,温春秀,齐琳琳,杨卫宵,王玉洁,刘灵娣. 2024

[5]中国黄皮果树种质资源果实品质性状的多样性分析. 陆育生,林志雄,曾杨,邱继水,潘建平. 2015

[6]芝麻种质资源叶绿素含量的多样性分析. 孙建,刘红艳,赵应忠,乐美旺,饶月亮,颜廷献,颜小文,周红英. 2009

[7]241份菊芋种质资源地上部性状的遗传多样性分析. 田闵玉,郭怡婷,任延靖,韩睿,田丰,赵孟良. 2021

[8]126份芜菁种质资源地上部表型的多样性分析. 赵孟良,韩睿,田闵玉,张广楠,任延靖. 2021

[9]工艺用高粱种质资源性状多样性分析. 宋旭东,史红梅,张海燕,张桂香. 2011

[10]72份普通菜豆资源表型性状多样性综合评价分析. 杨珊,李清超,余娟,张时龙,赵龙,何友勋,葛平珍,武晶. 2024

[11]11份叶用莴苣种质资源表型性状多样性分析. 王文珠,刘明霞,侯栋,李军红,罗涛. 2025

[12]甘肃省南瓜种质资源遗传多样性分析. 王美丽,郑荣,许辉欣,王兴荣. 2024

[13]基于DUS测试的玉米标准品种在贵州地区的表达差异及多样性分析. 李娟,孔德章,焦爱霞,周欢欢,莫远琪,韦启迪,张丽娜,霍可以. 2021

[14]广适高产玉米杂交种金玉506穗部性状改良效应. 郭向阳,兰琴英,王安贵,祝云芳,刘鹏飞,陈泽辉. 2017

[15]玉米穗部性状QTL定位. 吕学高,蔡一林,陈天青,徐德林,王伟林,刘志斋,王久光. 2008

[16]热带种质与温带种质杂交种穗部性状遗传研究. 万立波,桑健,臧宏图,贺长健,高玉山,万丽红. 2006

[17]玉米选系窄基础材料组配规律的初步研究. 石明亮. 1997

[18]利用三重测交群体解析玉米穗部性状杂种优势遗传学基础. 周玲,张体付,梁帅强,陆海燕,吕远大. 2017

[19]密度对不同玉米杂交组合穗部性状及产量构成因素的影响. 李向龙,张晓东,张中宝,张立全,吴忠义. 2015

[20]宁夏玉米穗部性状对穗腐病发生的影响. 刘浩. 2020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