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丙沙星和磺胺二甲嘧啶在大菱鲆体内的药代动力学比较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孙爱荣

作者: 孙爱荣;李健;常志强;刘德月

作者机构:

关键词: 大菱鲆;环丙沙星;磺胺二甲嘧啶;药代动力学;给药方案

期刊名称: 中国兽药杂志

ISSN: 1002-1280

年卷期: 2012 年 46 卷 04 期

页码: 14-19

摘要: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在(23.1±0.8)℃水温条件下,对环丙沙星和磺胺二甲嘧啶两种抗菌药物在健康大菱鲆体内的代谢动力学规律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显示,单次口服环丙沙星和磺胺二甲嘧啶后,药物在血浆中的经时过程均符合一级吸收二室开放模型,表达方程分别为CCIP=14.811e-0.337t+4.028e-0.063t-18.839e-0.616t、CSM2=64.981e-0.141t+4.59e-0.004t-69.571e-0.19t;静脉注射这两种药物后,药物在血浆中经时过程均符合无级吸收二室开放模型,表达方程分别为CCIP=21.784e-1.098t+1.514e-0.043t、CSM2=33.028e-5.687t+8.674e-0.013t。口服相同剂量(20 mg/kg)药物后,对血浆的药代动力学参数进行比较,环丙沙星的Tmax(6 h)、Cmax(5.385μg/mL)、t1/2Ka(1.125h)、t1/2α(2.057 h)和t1/2β(11.028 h)均小于磺胺二甲嘧啶给药(8 h、13.990μg/mL、3.647 h、4.923 h和173.407 h),且F(60.57%)大于磺胺二甲嘧啶给药F(47.13%)。证实环丙沙星在大菱鲆体内的吸收、分布、消除速度,达峰时间均快于磺胺二甲嘧啶给药,且比磺胺二甲嘧啶给药吸收完全。根据本实验的结果,环丙沙星和磺胺二甲嘧啶的合理给药方案分别为28.01 mg/kg和18.32 mg/kg,均为每日1次给药,连用3~5 d。

分类号: R96

  • 相关文献

[1]不同温度下氟苯尼考在大菱鲆体内的药代动力学研究. 陈钊,罗强,常志强. 2018

[2]氟甲喹在大菱鲆体内的药代动力学研究. 梁俊平,段亚飞,葛倩倩,李健,聂国兴,孔祥会,常志强. 2015

[3]噁喹酸在大菱鲆体内的药代动力学研究. 孙爱荣,李健,常志强,梁俊平. 2012

[4]肌注和口服恩诺沙星在大菱鲆体内的药代动力学比较. 梁俊平,李健,张喆,王群,刘德月,王吉桥. 2010

[5]肌注和口服药饵麻保沙星在日本对虾体内的药代动力学比较. 李晖,李健,孙铭,梁俊平. 2013

[6]3种磺胺类药物在中国对虾(Fenneropenaeus chinensis)体内的药代动力学特征. 李金宝,常志强,李健,孙铭. 2015

[7]环丙沙星和磺胺间甲氧嘧啶联合用药在猪体内的血浆药动学. 张巧艳,林晶,毛江昌,汪建妹,吉小凤,钱鸣蓉. 2014

[8]恩诺沙星及其代谢产物在南美白对虾体内药代动力学研究. 潘明轩,李兆新,邢丽红,孙晓杰,彭吉星,董晓. 2018

[9]恩诺沙星及其代谢物环丙沙星在欧洲鳗鲡体内的代谢动力学. 房文红,于慧娟,蔡友琼,周凯,黄冬梅. 2007

[10]达氟沙星在健康大菱鲆体内的药代动力学研究. 梁俊平,李健,常志强,韩现芹,赵法箴. 2011

[11]二氟沙星在大菱鲆(Scophthalmus maximus)体内的药代动力学特征. 梁俊平,段亚飞,李健,常志强. 2015

[12]诺氟沙星在大菱鲆体内药代动力学及残留消除规律. 曲晓荣,王印庚,李胜忠,李兆新,张正,陈霞. 2007

[13]虹鳟杀鲑气单胞菌耐药性研究与盐酸多西环素给药方案制定. 刘博,张培,彭嘉琪,程波,赵雅贤,穆迎春,孙慧武. 2023

[14]PK-PD结合模型及其在兽用抗菌药研究中的应用. 李冰,张继瑜,李剑勇,杨亚军,周绪正,牛建荣,魏小娟,李金善. 2010

[15]PK-PD结合模型理论及其在兽用抗菌药研究中的应用. 李冰,张继瑜,李剑勇,杨亚军. 2009

[16]磺胺类药物在中国对虾3种组织中的代谢情况. 李金宝,李健. 2014

[17]三种磺胺类药物对罗非鱼肝脏组织中谷胱甘肽转移酶(GST)和丙二醛(MDA)的影响. 王奇,范灿鹏,陈锟慈,何秀婷,聂湘平. 2010

[18]磺胺二甲嘧啶对中国明对虾(Fenneropenaeus chinensis)非特异性免疫酶活性的影响. 孙铭,葛倩倩,李健,葛红星,翟倩倩,赵法箴. 2016

[19]不同浓度磺胺二甲嘧啶对中国对虾APND、ECOD和GST活性的影响. 孙铭,翟倩倩,常志强,葛倩倩,李健,赵法箴. 2016

[20]磺胺二甲嘧啶的危害特征. 常志强,李健,刘萍. 2012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