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小麦-黑麦染色体代换的细胞学鉴定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钟少斌

作者: 钟少斌;姚景侠

作者机构:

关键词: 普通小麦;黑麦;染色体代换;C-分带

期刊名称: 遗传学报

ISSN: 0379-4172

年卷期: 1992 年 06 期

页码: 523-527+582

收录情况: SCI ;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对从六倍体小黑麦与普通小麦的杂种后代中获得的矮秆抗病选系84056-1-36-1进行体细胞C-分带鉴定,结果表明,它的21对染色体中,有1对短臂带型与1R相似的黑麦染色体代换了小麦的1D。观察“中国春”双端二体1A、1B与该选系杂种F_1的花粉母细胞染色体配对,发现分别有82.56%和65.71%的细胞出现异型三价体,所有细胞至少有两个形态不同的单价体;而在“中国春”端二体IDL与84056-1-36-1的杂种中,端体不配对的花粉母细胞占100%,经C-分带后,另外1条单价体显示明显的端带。从上述这些结果推断84056-1-36-1为1R(1D)代换系。

分类号:

  • 相关文献

[1]1B/1R易位系——“84059-4-2”的细胞学鉴定. 钟少斌,姚景侠. 1991

[2]簇毛麦及其与普通小麦杂种双二倍体的C-分带分析. 钟少斌,姚景侠. 1992

[3]新转育的5B缺体-5D四体的细胞学鉴定. 钟少斌,姚景侠,钟小仙. 1991

[4]阿拉拉特小麦染色体的C-带和N-带分析. 张旭,臧宇辉,钟少斌,刘朝晖,秦浚川,姚景侠. 2000

[5]K型小麦细胞质雄性不育保持系T911289中外源遗传物质的初步鉴定(英文). 刘保申,李大勇,张学勇,高庆荣,孙兰珍,孙其信,董树亭. 2003

[6]甘肃黑麦在与普通小麦杂交导入黑麦有益基因中的作用. 李思敏,李军辉,樊路. 2000

[7]小麦细胞分裂间期外源染色质的检测. 李洪杰,朱至清,杜立群,郭北海,石云素,唐顺学,李义文,贾旭. 1999

[8]辐照花粉对小麦×黑麦杂交结实率及杂种胚胎发育的影响. 李桂英,王琳清,施巾帼. 2005

[9]普通小麦品种中Ph基因突变体自然存在的可能性研究. 马瑞,郑殿升,樊路. 1999

[10]用HBSG法对多枝赖草、普那菊苣根尖染色体进行C-分带的研究. 葛荣朝,赵茂林,赵宝存,沈银柱,黄占景. 2006

[11]普那菊苣的核型分析和C-分带研究. 葛荣朝,赵茂林,高洪文,赵保存,李国亮. 2002

[12]多枝赖草的C-分带与核型分析. 葛荣朝,赵宝存,沈银柱,黄占景,赵茂林. 2004

[13]“中国春”小麦-偃麦草易位系的创制与鉴定. 刘凤歧,张月学,唐凤兰,李集临,徐香玲. 2009

[14]黑粒小麦‘冬黑10号’的细胞学和麦谷蛋白组成分析. 郭明慧,裴自友,温辉芹,张立生,程天灵,李雪. 2012

[15]小麦-茸毛偃麦草异附加系Y176-3的分子细胞遗传学鉴定. 李光蓉,杨足君,畅志坚. 2006

[16]木薯染色体的C-分带研究. 曾霞,庄南生,李开绵. 2003

[17]苏南丘陵区秋播苜蓿适用伴生作物筛选试验. 戚志强,胡跃高,曾昭海,傅反生,储国良. 2005

[18]黑麦通用特异性DNA探针的筛选. 任如意,肖志敏,李集临. 2007

[19]两种禾本科冬绿肥生长规律及腐解特征比较. 常帅,闫慧峰,杨举田,张永春,孙艳茹,贺远,石屹. 2015

[20]黄土高原秋播时间对3种小谷物牧草生产性能的影响. 成慧,侯扶江,常生华,陈先江. 2013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