芦笋茎枯病综合防控技术研究进展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孙强

作者: 孙强;赵凤;陈洪凡;杜宜新;石妞妞;肖鸿勇;阴长发;李湘民;兰波;杨迎青

作者机构: 中华人民共和国黄岛海关;中仓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江西省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福建省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江西省农业技术推广中心

关键词: 芦笋茎枯病;天门冬拟茎点霉;发病症状;发生规律;综合防控

期刊名称: 中国农学通报

ISSN:

年卷期: 2023 年 019 期

页码: 108-115

收录情况: CSCD

摘要: 文章介绍了芦笋茎枯病菌的分类地位及其在马铃薯葡萄糖琼脂粉培养基上的培养性状,描述了子座、分生孢子器等产孢器的颜色和形态等特征,归纳了病原菌分生孢子的类型及其形状和大小,详细介绍了芦笋茎枯病的田间识别症状以及慢性型和急性型2种类型病斑的出现条件及其具体识别要点。从越冬后初侵染源、越冬分生孢子的释放萌发、病害侵染周期、病害流行规律等方面详细介绍了芦笋茎枯病的发病规律。从清除根盘上病杆、春季推迟留母茎、根盘覆盖新沙等方面简述了有效防控芦笋茎枯病的农业防治措施,壳聚糖诱导芦笋对茎枯病的抗性、生防菌对芦笋茎枯病的防治等方面归纳了目前应用于芦笋茎枯病的主要生物防治措施,从杀菌剂对芦笋茎枯病菌的抑制作用测定、芦笋茎枯病菌对杀菌剂抗药性、杀菌剂防治效果的测定与农药筛选等方面回顾了芦笋茎枯病化学防治方面取得的进展。笔者认为对芦笋茎枯病的防治,应在以减少菌源、切断传播途径等为目的的农业防治措施的基础上,采取以生物防治为主、药剂防治为辅的综合防治模式,以达到人们对绿色食品的需求。

分类号: S436.44

  • 相关文献

[1]芝麻枯萎病综合防控技术研究进展. 陈洪凡,孙强,赵凤,阴长发,陈建,李湘民,兰波,杨迎青. 2023

[2]花生根腐病的发生与综合防治技术研究进展. 肖鸿勇,王丽红,兰波,阴长发,陈洪凡,李湘民,杨迎青. 2024

[3]不同地理来源芦笋茎枯病菌对杀菌剂抗药性的差异. 孟凡,杨迎青,兰波,李湘民. 2013

[4]芦笋茎枯病菌生物学特性与遗传多态性研究进展. 孙强,曲润波,兰波,阴长发,陈洪凡,杜宜新,石妞妞,肖鸿勇,李湘民,杨迎青. 2023

[5]芝麻茎点枯病综合防控技术研究进展. 肖鸿勇,王丽红,阴长发,黄建华,陈洪凡,兰波,杨迎青. 2024

[6]桦甸市玉米茎腐病的发生与防治. 苏仕卫,韩喜福,王炳志,方淑琴,王敏谦,赵洪波,方向前. 2019

[7]桃树梨小食心虫发生危害及综合防治. 马爱红,李文林,路子云,冉红凡,刘文旭,孙海鹏,李建成. 2016

[8]川西高原苹果主要虫害种类、发生规律及防控技术. 谢红江,陶炼,陈善波,涂美艳. 2017

[9]兰州桃园梨小食心虫发生动态监测及其综合防控技术. 陈建军,牛茹萱,赵秀梅. 2015

[10]稻飞虱发生规律及综合防控技术应用探讨. 刘亚平,彭兆普. 2011

[11]杏贮藏过程中主要致病菌的分离与鉴定. 陈存坤,高芙蓉,冯叙桥,王文生,李国华,于晋泽,纪海鹏. 2014

[12]江西省芦笋茎枯病菌的逆境生理响应及致病性分析(英文). 张岳平,陈光宇,罗绍春,瞿华香,汤泳萍,谢启鑫,周劲松. 2012

[13]芦笋茎枯病侵染循环及其发病条件的研究. 匡开源,史士英,夏其明. 1989

[14]芦笋茎枯病菌致病机制的研究进展. 孙强,赵凤,兰波,杜宜新,石妞妞,肖鸿勇,李湘民,陈洪凡,杨迎青. 2023

[15]芽孢杆菌B96-II对芦笋茎枯病的防治及机制研究. 马利平,郝变青,秦曙,乔雄梧. 2008

[16]山西省芦笋病害现状及无公害生产技术. 马利平,郝变青,乔雄梧. 2009

[17]芦笋茎枯病的换茎防病效果及产量效应. 刘顺卿,陈运生,董庆周. 1998

[18]15种药剂对芦笋茎枯病病原菌的毒力测定. 孙燕芳,郑金龙,刘巧莲,陈河龙,高建明,习金根,张世清,易克贤. 2013

[19]6种杀菌剂对芦笋茎枯病的防治效果. 杨迎青,兰波,孙强,陈洪凡,陈建,余建,李湘民. 2018

[20]芦笋茎枯病拮抗菌KJ-1的筛选及其对土壤微生物区系的影响. 周德平,吴淑杭,褚长彬,刘芳芳,范洁群,姜震方. 2011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