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河流域棉区中熟杂交组(运城点)区域试验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曹彩荣

作者: 曹彩荣

作者机构:

关键词: 黄河流域;中熟组;杂交;棉花;区域试验

期刊名称: 安徽农学通报

ISSN: 1007-7731

年卷期: 2020 年 26 卷 015 期

页码: 78-79

摘要: 按照《2019年国家棉花试验实施方案》的试验要求,在山西省农业科学院棉花研究所开展了黄河流域棉区中熟杂交组区域试验,参试品种共计13个.结果表明:较对照增产的品种有11个;其中,QHD3、QHD4的皮棉产量较对照增产极显著,可以在运城地区进一步示范种植;QHD01、QHD02、QHD05、QHD06、QHD07、QHD09、QHD10、QHD11、QHD12的皮棉产量均较对照增产,衣分与对照相当,也可在运城地区种植.

分类号: S562

  • 相关文献

[1]2013年广西桂中北稻作区晚稻中熟组区域试验报告. 莫千持,梁仁敏,何永祥,韦斌,李家文,罗同平,黄斌. 2014

[2]2002年广西桂中、桂北稻作区中熟组区试报告. 秦钢,莫海玲,庞华莒,范大泳,梁景文,陈桂忠,罗同平,何永祥. 2003

[3]2008年广西桂中北稻作区晚稻中熟组区域试验报告. 阎勇,罗志勇,何永祥,梁景文,范大泳,李家文,黄斌,莫汉光. 2009

[4]河北省黄河区域试验春播棉品种的主要农艺性状比较. 李文蕾,贾建明. 2007

[5]2018年黄河流域棉花品种早熟组(运城点)区域试验. 皇甫张龙,胡晓丽. 2020

[6]黄河流域高效轻简化棉花新品种培育现状及发展前景分析. 曹彩荣,杨六六,潘转霞,李朋波,夏芝,侯保国,吴翠翠. 2020

[7]1973—2000年黄河流域棉花品种改良与应用状况分析. 魏守军,袁有禄,陆作楣. 2003

[8]黄河流域棉花品种产量性状时间序列的ARIMA模型预测研究. 王志忠,刘秀菊,王树林,林永增. 2007

[9]黄河流域棉花品种产量及其组分的长期预测及技术研究. 王志忠,王兆晓,崔瑞敏. 2000

[10]黄河流域棉区棉花轻简化丰产栽培技术体系. 张冬梅,董合忠. 2017

[11]河北省不同地理区域的棉铃虫种群分布. 李耀发,安静杰,窦亚楠,张尚卿,党志红,李明远,袁文龙,郭江龙,高占林. 2024

[12]我国棉花大品种的历史沿革与发展趋势分析. 白岩,彭军,赵素琴,付小琼,许乃银. 2022

[13]黄河流域棉花落叶型黄萎病发生消长与气象因子的关系. 孙旭霞,王娇娟,黄雪民,蔡岳,吉贞芳. 2013

[14]黄河流域棉花主要品种SSR指纹图谱构建及遗传差异分析. 韩宗福,王景会,申贵芳,王宗文,赵逢涛,李汝忠,张军,孔凡金,赵静. 2011

[15]黄河流域棉花轻简化栽培技术评述. 董建军,代建龙,李霞,李维江,董合忠. 2017

[16]黄河流域棉花区试品种的纤维品质分析. 崔瑞敏,耿军义,王兆晓,郭宝生,刘素恩,刘存敬,张香云. 2005

[17]1985-2013年河南省棉花品种试验及审定概述. 刘桂珍,马宗斌,霍晓妮,王振宇,李武,张金宝. 2014

[18]棉花区域试验数据异常值诊断方法与应用. 金石桥,许乃银. 2010

[19]我国棉花品种区域试验面临的挑战与对策. 金石桥,许乃银. 2012

[20]湖南省棉花品种区域试验研究现状与发展策略. 唐海明,余筱南. 2010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