鳔器官的发育对人工培养鱼苗的影响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门强
作者: 门强;武云飞
作者机构:
关键词: 鳔;发育异常;脊柱前凸;营养因子;环境因子;甲状腺素
期刊名称: 海洋水产研究
ISSN: 1000-7075
年卷期: 2003 年 024 卷 001 期
页码: 80-84
收录情况: CSCD
摘要: 论述了鳔器官的发育对海水鱼类人工培育苗种的影响,仔鱼期鳔的形成和充气是影响闭鳔海水鱼类人工育苗成效的重要因素之一,鳔发育异常一是导致仔稚鱼死亡,二是导致脊柱前凸.在人工养殖条件下,影响海洋闭鳔鱼类鳔器官充气的因子有营养因子和环境因子,充气量,水表面的油膜,温度,盐度和光照等环境因子影响仔鱼水表面吞饮空气,影响鳔的充气率,仔鱼摄食EPA和DHA含量低的饵料后,活力差,仔鱼到达水表面吞饮空气的能力下降,鳔的开腔率降低,此外仔鱼体内甲状腺素的含量可能对仔鱼鳔的开腔率产生影响.
分类号: S961.2
- 相关文献
[1]鳔器官的发育对人工培育鱼苗的影响. 门强,雷霁霖,武云飞. 2003
[2]鲻梭鱼营养与环境因子方面的研究现状及展望. 彭士明,施兆鸿,陈超. 2008
[3]野生黄唇鱼Bahaba flavolabiata肌肉和鳔营养成分的分析与评价. 区又君,廖锐,李加儿,勾效伟. 2010
[4]雌雄细鳞斜颌鲴不同部位蛋白质营养价值的比较与评价. 韩现芹,宋文平,姜巨峰,贾磊. 2013
[5]半滑舌鳎早期发育阶段鳔和冠状幼鳍的生长发育规律研究. 蔡文超,柳学周,马学坤,徐永江,战文斌. 2006
[6]真鲷体型异常的研究. 门强,姚善成. 2000
[7]贵州省4个地方茶树品种的根际土壤质量评价. 高秀兵,陈娟,郭燕,郭灿,邢丹,陈瑶,赵华富,曹雨. 2015
[8]以豆渣为原料的素肉产品挤压前后营养因子含量变化. 吕斌,于寒松,王玉华,朴春红,刘俊梅,代伟长,胡耀辉. 2016
[9]外源营养因子对红汁乳菇菌丝生长的影响研究. 徐鸿雁. 2017
[10]营养因子对瘦素及其受体基因表达的影响. 高铎,魏婧雅,孙鹏. 2019
[11]营养因子对降低鸡热应激的研究进展. 夏伦志,梁树华. 2002
[12]营养因素对反刍动物甲烷排放影响的研究现状. 娜仁花,董红敏. 2008
[13]紫黑翼蚌钩介幼虫在不同规格寄主鱼寄生效果及对寄主鱼营养指标的影响. 马学艳,梁建超,金武,吕国华,顾若波,徐跑,华丹,闻海波. 2023
[14]大豆中营养因子和抗营养因子研究进展. 徐奇友,许红,马建章. 2006
[15]热激及几个营养因子对草菇担孢子萌发的影响. 陈丽新,陈少珍,韦仕岩,王灿琴,陈振妮. 2004
[16]灵芝胞内多糖高产菌株G7深层发酵工艺的研究. 余素萍,张劲松,杨焱,贾薇,潘迎捷. 2004
[17]油籽饼粕作饲料;利害须看清——油籽饼粕中的毒素、抗营养因子和无害化处理. 高振川. 1999
[18]大豆新型营养因子亚精胺的研究进展. 郑宇宏,范旭红,张云峰,孟凡凡,孙星邈,王明亮,王曙明. 2017
[19]赤芝G2深层发酵优化模式的研究. 杨焱,刘艳芳,张劲松,周昌艳,贾薇,唐庆九. 2004
[20]六溴环十二烷短期暴露对红鳍笛鲷幼鱼甲状腺激素T3和T4含量的影响. 陈海刚,孙立伟,张林宝,张喆,胡莹,蔡文贵,贾晓平. 2016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
-
桑沟湾贝类筏式养殖与环境相互作用研究
作者:蒋增杰;方建光;门强;王巍
关键词:筏式养殖;环境因子;相互作用;桑沟湾
-
大菱鲆的生物学特性和苗种生产关键技术
作者:门强;雷霁霖;王印庚
关键词:大菱鲆(Scophthalmus maximus(Linnaeus));生物学特性;苗种生产技术
-
石膏法测定海水流速
作者:蒋增杰;方建光;门强;王巍
关键词:石膏;溶失;流速;扇贝养成笼
-
大菱鲆引种工程的综合效应及其发展前景
作者:雷霁霖;门强;马爱军
关键词:大菱鲆;引种工程;综合效应
-
鳔器官的发育对人工培育鱼苗的影响
作者:门强;雷霁霖;武云飞
关键词:鳔;发育异常;脊柱前凸;营养因子;环境因子;甲状腺素
-
大菱鲆(Scophthalmus maximus L.)胚胎及仔稚幼鱼发育研究
作者:雷霁霖;马爱军;刘新富;门强
关键词:大菱鲆;胚胎;仔稚幼鱼;发育
-
大菱鲆鳔器官发育的形态学与组织学特征
作者:门强;雷霁霖
关键词:大菱鲆;鳔器官发育;形态学;组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