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C_4光合基因水稻特征特性及其在两系杂交稻育种中的应用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王德正

作者: 王德正;迟伟;王守海;焦德茂;吴爽;李霞;李成荃;张云华;罗彦长

作者机构:

关键词: C4光合基因;两系杂交稻;特征特性

期刊名称: 作物学报

ISSN: 0496-3490

年卷期: 2004 年 30 卷 03 期

页码: 248-252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对pepc、ppdk和pepc +ppdk三种转基因水稻农艺性状观察表明 ,与原种Kitaake相比单株有效穗有不同程度的增多 ,单株产量相应提高 ,特别是pepc和ppdk基因聚合后 ,单株有效穗和单株产量分别比受体亲本Kitaake提高 2 9.1%和2 7.0 %。三种转基因材料作基因供体分别与受体光敏核不育系培矮 6 4S、2 30 4S和 2 30 6S杂交后 ,这些基因在新的遗传背景下不仅稳定遗传和高水平表达 ,而且表现增穗增产 ,特别当pepc和ppdk基因聚合时 ,与受体相比 ,F1的PEPC活性提高 5 .8~ 18.6倍 ,PPDK活性提高 0 .5~ 1.3倍 ,植株饱和光合速率提高 5 0 %左右。转育的转基因材料结实率有所降低 ,是值得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分类号: S511

  • 相关文献

[1]深两优5814特征特性及精确定量栽培技术. 莫千持,王鹏,刘助生,周宾,杨行海,张宗急,邓春恒. 2013

[2]两系杂交稻新组合盐两优1618及其母本盐161S的选育与应用. 孙明法,严国红,唐红生,王爱民,朱国永,何冲霄,任仲玲,刘凯,张桂云,施伟,万林生,孙红芹,倪正斌,单忠德,姚立生. 2014

[3]两系杂交稻盐两优2218特征特性及栽培技术. 孙明法,严国红,王爱民,朱国永,唐红生,何冲霄,任仲玲,刘凯,张桂云,施伟,赵绍路,孙一标,姚立生. 2016

[4]高产优质两系杂交稻培杂双七的选育与应用. 王丰,彭惠普,廖亦龙,李曙光,伍应运,黄德娟. 2000

[5]优质抗病水稻品种宛两优2165的选育与应用. 郑菲艳,周鹏,洪永河,胡荣华,郑家团,尤超青,涂诗航. 2024

[6]两系杂交稻粳两优7619的特征特性及栽培要点. 胡刚,游艾青,刘凯,杨国才,陈志军,李天佑,李三和,周雷,闸雯俊. 2015

[7]Y两优676试种表现及高产栽培技术要点. 王晓方,董瑞霞. 2017

[8]优质两系杂交稻测两优31的选育与应用. 贺细平,邓启云,刘进明,吴云天,龚浩如,张秋标. 2001

[9]杂交稻广两优9388特征特性及栽培要点. 陈深广,程式华,曹立勇,张迎信,汪银泉,占小登. 2014

[10]氮素水平对转C_4光合基因水稻花期剑叶PSⅡ荧光特性的影响. 魏晓东,李霞,郭士伟,陈平波. 2013

[11]转C_4光合基因水稻及其在育种中的应用. 李霞,焦德茂. 2005

[12]氮素水平对转C4光合基因水稻花期剑叶PSⅡ荧光特性的影响. 魏晓东,李霞,郭士伟,陈平波. 2013

[13]两系杂交稻培矮64S/E32的超高产特性与栽培研究Ⅲ.超高产栽培. 杨高群,彭桂峰,李义珍. 2000

[14]两系杂交籼稻盐两优2208的制种技术. 王爱民,姚立生,孙明法,朱国永,唐红生,何冲霄,任仲玲,刘凯,施伟,张桂云,孙一标,赵绍路,宛柏杰,严国红. 2017

[15]杂交水稻盐两优888高产制种特点与技术. 孙明法,严国红,王爱民,朱国永,唐红生,何冲霄,任仲玲,刘凯,张桂云,施伟,赵绍路,孙一标,姚立生. 2017

[16]优质高产两系杂交稻新组合黔两优58的选育. 黄宗洪,向关伦,周维佳,杨占烈,甘雨,王际凤,潘建慧. 2004

[17]两系杂交稻孟两优838在广西的种植表现及高产栽培技术. 蒙秀锋,叶万余,黄世旅. 2015

[18]两系杂交稻华两优8235在玉林市种植表现及高产栽培技术. . 2015

[19]两系杂交稻品种两优培九作物生长率的气候模型及分析. 吕川根,胡凝,姚克敏,邹江石. 2010

[20]双季晚籼准两优608在衡东6.742hm~2示范单产超10.5t/hm~2栽培技术. 龙和平,郭守斌,颜焱炳,钟其全. 2012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