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温控设施栽培龙爪菇培菌时间及出菇开口方式试验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彭传尧
作者: 彭传尧;严少妹;林思裕;王圣铕;吴光明;杨彬;蔡盛;王瑞娟;宋春艳
作者机构:
关键词: 龙爪菇;温控设施;栽培;培菌时间;开口方式
期刊名称: 食用菌
ISSN: 1000-8357
年卷期: 2025 年 47 卷 001 期
页码: 61-66
摘要: 为进一步完善龙爪菇栽培技术,在温控设施条件下,开展培菌时间及出菇开口方式对龙爪菇出菇产量与品质的影响试验。结果:培菌50~55 d,龙爪菇催蕾后菌丝恢复更快、原基形成更早,菌棒出菇口污染率更低,产量和优质菇率更高;培菌时间适宜,采用“|”形开口出菇比“Λ”形开口的产量及优质菇率更高,2种开口方式出菇对菇外观形态、采收影响不同,生产者可根据不同市场需求和农事操作难易选择开口方式。
分类号: S646%S626
- 相关文献
[1]氮素穗肥与优质水稻栽培. 甘雨. 2014
[2]关于新型优质食用菌栽培的研讨. 张晓艳,孙敏杰,刘丹,温健. 2011
[3]喀斯特山区公路边坡香根草栽培技术. 王文华,熊元,孙锐锋. 2008
[4]早熟高产牛角椒新品种慧丰11号的选育与栽培技术. 杜刚强,张贤,王勇,张慧勇,朱春侠,黄伟,韩凤英. 2015
[5]优质高产杂交稻‘Q优1号’在越南的引种表现与栽培. 雷杨,黄中伦,樊恩达. 2012
[6]百合栽培技术要点. 吴青青,胡小京,石乐娟,许红娟. 2015
[7]盐碱地青贮玉米瑞德2号高产栽培技术. 郑普山,平俊爱,郝保平,冯悦晨,王立志,张延芳. 2012
[8]北方日光温室火龙果引种与栽培. 马洪英,王莅,郭锐,李洪安,张远芳. 2008
[9]桑树的栽培技术及其利用. 杨李娟. 2016
[10]大棚扁豆—鲜食糯玉米—黑塌菜高效种植模式. 宋益民,姜永平,邱海荣,章洪娟,丛国林,周金凤. 2014
[11]早硕蜜蟠桃冬暖大棚栽培技术. 张元瑞,郁桂芳. 2000
[12]贵阳地区蝴蝶兰的设施栽培及管理技术. 龙云芝,向皎,王文华. 2012
[13]新世纪芦笋. 王德生. 2009
[14]尾巨桉在三峡库区的利用价值和丰产栽培技术. 张艳芬,张文革,周军. 2009
[15]贵州皇草栽培利用技术. 彭佳,赵明坤,陈琴. 2015
[16]鲜食辣椒栽培管理专家系统的开发研究. 高贵龙,彭志良,赵泽英. 2007
[17]葡萄新品种黎明无核及其丰产栽培技术. 王德生. 1997
[18]三峡库区速生桉(尾巨桉)引种栽培与丰产技术. 詹前福,陈仲权,景毅,杨光平,张艳芬. 2012
[19]宁夏油桃发展中应注意的问题. 喻菊芳. 1998
[20]春大白菜—水稻—秋冬南瓜一年三季高效栽培技术. 周麟笔,李琼芬,王惠科,赵夏云,李桂莲,文林宏. 2016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
-
一株野生香菇与'申香215'孢子单核体杂交后代表型多样性分析
作者:徐蒋振;李洁;张帅;董浩然;邵阳浩;章炉军;张丹;宋春艳
关键词:香菇;野生种质;孢子单核体;交配型;多样性;农艺性状
-
香菇菌落角变菌丝生长情况及分析
作者:张丹;徐蒋振;董浩然;万佳宁;谭琦;宋春艳
关键词:香菇;菌落角变;木质纤维素降解酶;ROS;基因组重测序
-
金针菇Fvpal1基因的RNAi降低PAL酶活及菌丝色素分泌
作者:陆欢;沈玲;刘建雨;尚晓冬;王瑞娟;谭琦;唐桂容
关键词:金针菇;Fvpal1基因;RNA干扰;颜色
-
丘陵山区小型播种机的研究-以宜宾市为例
作者:胡陈君;杨彬;杨广文;姜铖;陈书洪;应恒
关键词:丘陵山区;播种机;研究;农艺试验;宜宾
-
大球盖菇液体菌种培养基初筛
作者:谢婷;詹美蓉;严胜泽;罗情情;吴木兰;王圣铕;王爱琴;陆欢;王瑞娟
关键词:大球盖菇;液体菌种;培养基;发酵终点;稻草粉;玉米粉
-
金针菇菌丝体γ-氨基丁酸快速检测方法
作者:卢雪伟;李晓晖;鲍大鹏;周陈力;陈洪雨;冯占;李贺文;王瑞娟;邵悠然;吴莹莹
关键词:Γ-氨基丁酸;单因素试验;响应面;重复性分析;比色法
-
外源vpl1基因对香菇双核菌丝体木质素降解酶活性和基因表达的影响
作者:游潇轩;宋晓霞;戈永杰;刘建雨;张美彦;尚晓冬;宋春艳
关键词:香菇;遗传转化;多功能过氧化物酶;异源表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