绞股蓝中6种多酚化合物的HPLC检测及其醇提液的抗氧化活性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邓俊琳

作者: 邓俊琳;朱永清;夏陈;陈建;赵旭珠;张盈娇;李华佳;邓海云;李娟

作者机构:

关键词: 绞股蓝;多酚化合物;总多酚;高效液相色谱;抗氧化活性

期刊名称: 食品科学

ISSN: 1002-6630

年卷期: 2019 年 14 期

页码: 265-269

收录情况: EI ;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分析野生(5叶、7叶和9叶3种生态类型)和人工种植(7叶)绞股蓝的叶及茎中6种多酚化合物的含量,并测定样品醇提液的总多酚含量及抗氧化活性。结果表明:色谱条件为色谱柱poroshell120 PFP(4.6 mm×100 mm,2.7μm),流动相1%甲酸(A)和乙腈(B),检测波长254 nm和350 nm,在此条件下绞股蓝样品中6种多酚单体可在35 min内得到较好分离,且重复性好(相对标准偏差(relative standard deviation,RSD)≤4.6%)、精密度高(RSD≤2.68%)、稳定性好(RSD≤2.45%)、加标回收结果准确可靠(平均回收率84%~99%,RSD≤4.02%)。6种多酚单体在不同的绞股蓝样品中含量差异较大,但均呈现出芦丁含量最高,对羟基苯甲酸含量最低。绞股蓝样品醇提液中总多酚及抗氧化活性在不同样品间差异较大,在野生绞股蓝(7叶)叶中最高(分别为75、39.65、70.48 mg/g),在其茎中最低(分别为2.81、2.1、3.7 mg/g)。总体而言,绞股蓝的叶中总多酚含量高于茎中,醇提液的抗氧化活性也强于茎。

分类号: O657.72`R284.1

  • 相关文献

[1]干燥温度对醇提余甘子多酚含量及其抗氧化活性的影响. 邓俊琳,李晚谊,于丽娟,陈建,李宏,夏陈,田浩,李智敏. 2019

[2]不同品种嘉宝果叶片提取物的抗氧化活性. 林宝妹,邱珊莲,张少平,林巧莉,郑开斌. 2018

[3]胡椒总多酚的提取及其抗氧化活性研究. 吴桂苹,黄菲菲,李恒,谷风林,朱红英. 2016

[4]花椒籽不同溶剂提取物的活性成分及抗氧化性比较. 慕钰文,黄玉龙,张辉元. 2021

[5]不同茧色家蚕品种茧层中的酚类物质含量及抗氧化活性分析. 肖阳,李庆荣,罗国庆,王振江,李丽,杨琼,邢东旭,唐翠明,吴福泉. 2012

[6]藜麦苗生长过程中功能成分含量及抗氧化活性变化研究. 罗秀秀,秦培友,杨修仕,梅丽,任贵兴. 2018

[7]食用槟榔废弃籽的活性成分提取及抗氧化、α-葡萄糖苷酶抑制活性分析. 张培月,唐敏敏,宋菲,刘璨,陈华. 2022

[8]东方山羊豆营养成分测定及提取物抗氧化活性评价. 王诗仪,司玮,汤超华,张军民,张会艳,赵青余,王学敏,马琳,赵金山,秦玉昌. 2024

[9]仙鹤草总多酚的超声波辅助提取及其抗氧化活性研究. 尹宇琦,陈滴妮,谢安国,王满生. 2024

[10]沙蒿籽总黄酮和总多酚及其抗氧化活性. 郜安宁,周志昊,黄峰,邵红军,张泓,杨兴斌. 2017

[11]青梅果实不同极性组分的抗氧化活性. 王兴娜,汪晶,黄午阳,王猛,李春阳,王帆. 2016

[12]超高压提取蓝莓渣花色苷的工艺优化及其抗氧化活性. 陈智玲,马剑,文博,黄午阳,马艳弘. 2022

[13]荆条蜜中特征性成分鉴定. 郭顺悦,乔江涛,张红城. 2020

[14]多酚对热处理甜瓜汁挥发性关键异味组分的抑制作用. 孙钰清,孔凡玉,吴继红,庞雪莉. 2020

[15]活性氧在油菜与核盘菌Sclerotinia sclerotiorum互作中的作用. 姜伟丽,李伟,张爱香,陈怀谷,周益军. 2008

[16]运用超声波技术提取朝鲜蓟中多酚类化合物的研究. 宋曙辉,何洪巨,唐晓伟,王文琪. 2007

[17]绞股蓝内生真菌产胞外多糖发酵条件的优化. 李传民,曹健,张慧茹,兰亚莉. 2016

[18]绞股蓝叶茶(条形茶)加工工艺技术研究报告. 粟本文,谢德华,史端甫. 2000

[19]药食同源花叶类植物对高尿酸血症的功效及机理研究进展. 宋向飞,雷雅坤,刘宁,胡景辉,孙丽敏,李树仁. 2021

[20]绞股蓝减弱四氯化碳所致大鼠肝脏脂质过氧化作用. 叶正君,蒙缔亚. 1998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