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ZA和JZB群体半同胞相互轮回选择的直接和相关选择进展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檀国庆

作者: 檀国庆;刘兴贰;董桂芳;刘俊屏;刘显华

作者机构:

关键词: 玉米综合杂交种;半同胞轮回选择;配合力

期刊名称: 玉米科学

ISSN: 1005-0906

年卷期: 1993 年 1 卷 04 期

页码: 19-22

摘要: 在5个环境下,采用随机区组试验三次重复,对吉综A(简称JZA)和吉综B(简称JZB)各轮改良群体及其杂交组合进行籽粒产量及农艺性状鉴定,以评价5轮相互轮回选择的直接选择进展和相关选择进展。联合方差和最小二乘法回归分析表明:JZA和JZB及其杂交组合直接选择性状产量进展显著,每轮增加0.29(4.6%)、0.16(2.4%)和0.37(5.6%)吨/公顷。其它性状的相关选择响应估测结果表明:JZA和JZB及其杂交组合穗长、株高、穗位随选择轮数增加而增加,群体间组合百粒重显著增加,抽丝日数有增加趋势。

分类号:

  • 相关文献

[1]运用半同胞轮回选择法对‘运轮1号’相关性状的改良效果分析. 党德宣,陈朝辉,林何莺,董喜才,张相斌,李圳,苏东涛,李兆斌,解翠萍. 2018

[2]部分高油玉米自交系产量性状配合力分析. 马延华,金益,孙德全,李绥艳,林红,潘丽艳. 2009

[3]玉米自交系414配合力及杂优模式分析. 薛林,印志同,胡加如,陈国清,陆虎华. 2006

[4]大麦品种农艺性状的杂种优势配合力的研究. 王赛勤,郭军. 1996

[5]特早熟杂交棉主要性状的配合力及回归分析. 孙长君,吴琼,吴晓东,李书涛,王子胜. 2011

[6]小麦收获前种子发芽敏感性配合力的研究. 肖文言,徐风. 1993

[7]籼型杂交水稻光合性状的配合力及遗传力分析. 翟虎渠 ,曹树青 ,唐运来 ,张荣铣 ,盛生兰 ,龚红兵 ,杨图南. 2002

[8]玉米4类种质杂种优势利用模式. 刘祥,李凤艳,彭泽斌,刘新芝,张兴华,韦继兴. 2000

[9]冬小麦新品系农艺性状配合力分析. 庞春明. 1994

[10]粒用高粱新选亲本配合力分析. 王立新,成慧娟,马尚耀,葛占宇,严福忠,张姼,隋虹杰. 2014

[11]Suwan种质玉米自交系的配合力分析. 沈建华,任洪,徐如宏,王春梅. 2012

[12]从不同源杂交种选育玉米二环系的配合力研究. 潘敏娜,郑常祥. 2017

[13]耐冷杂交稻恢复系配合力分析. 伍祥,周乐良,陈文强,石帮志. 2006

[14]甘蓝型油菜隐性核不育优良恢复系6958 R的选育. 张瑞茂,李敏,陈大伦. 2011

[15]水稻红米恢复系红恢937配合力研究. 张上都,石邦志,周乐良,伍祥,陈文强. 2013

[16]8个热带玉米改良群体与贵州玉米地方种质的配合力. 王春梅,任洪,赵晓燕,沈建华,王竹,曹绍书. 2015

[17]自育水稻三系不育系黔209A配合力分析. 龙江辉,向关伦,甘雨,郭慧,王际凤,杨占烈,郝留根. 2017

[18]白菜型冬油菜抗寒相关生理生化性状的配合力和遗传效应. 刘林波,孙万仓,刘自刚,杨刚,武军艳,方彦,李学才,侯献飞,张树娟. 2015

[19]水稻三系不育系G98 A组合测配及配合力分析. 陈文强,石帮志,周乐良,伍祥. 2008

[20]SUWAN种质选系的配合力和杂种优势研究. 陈泽辉,高翔. 2000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