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十字花科种间杂交创造甘蓝型油菜种质资源的研究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文雁成

作者: 文雁成;鲁丽萍;张书芬;王建平;朱家成;何俊平;赵磊;曹金华

作者机构:

关键词: 十字花科;油菜;种间杂交;亲和指数;琴形叶;高油酸;低亚麻酸

期刊名称: 河南农业科学

ISSN: 1004-3268

年卷期: 2014 年 43 卷 06 期

页码: 30-34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为了拓宽甘蓝型油菜种质资源的遗传基础,以甘蓝型油菜、白菜型油菜和芥菜型油菜为材料研究了十字花科种间杂交的可行性。结果表明,不同物种间油菜杂交结角率和亲和指数存在差异。在芥菜型油菜与甘蓝型油菜、白菜型油菜种间杂交中,芥菜型油菜作母本的杂交结角率(分别为95.0%、92.5%)和亲和指数(分别为6.51、12.40)高于其反交(17.5%、20.0%,0.56、1.12)。在甘蓝型油菜与白菜型油菜的种间杂交中,以甘蓝型油菜为母本的杂交结角率和亲和指数(分别为97.5%和14.66)高于以白菜型油菜作母本(分别为30.0%和2.41)。将芥菜型油菜的琴形叶性状转移到甘蓝型油菜中,发现该性状由1对隐性基因控制。育成了油酸含量高于80%的特高油酸含量新品系和亚麻酸含量低于3%(2.14%)的甘蓝型油菜品系,这些优异脂肪酸种质资源材料均是低芥酸、低硫甙品系,可以直接应用于生产。

分类号: S565.4

  • 相关文献

[1]利用回交和分子标记辅助选择快速培育高油酸油菜品种. 占慧,刘淳,李雯,黄正红,王永祥,谢艳平,徐劲松,许本波,龙卫华,张学昆. 2021

[2]高油酸油菜汉安油767品种选育. 宋艳霞,汪仁全,李卓玺,黄辉跃,钟光跃,李明,谢智荣,彭挺,陈新媛,荣飞雪,杨杰智,关淑仙,杨敏,黄书盈,黄丽萍,王相权,蔡勇,王仕林. 2025

[3]甘、芥种间杂交后代DH株系K0959 PEG干旱胁迫差异表达研究. 罗延青,俎峰,李劲峰,赵凯琴,王敬乔,符明联. 2011

[4]白菜型油菜黄籽沙逊和芥蓝种间杂交合成甘蓝型油菜研究. 张强,赵艳艳,谭亚飞,常晓轲,姚秋菊,原玉香,魏小春,王志勇,张晓伟. 2019

[5]影响甘蓝自交不亲和系亲和指数的因素. 曹必好,王远欧,贾占温. 2000

[6]甘蓝型油菜黄籽双低自交不亲和系的选育. 张瑞茂,李敏. 2001

[7]甘蓝型油菜自交不亲和系的繁殖及其杂交制种与温度关系的研究. 张瑞茂,侯国佐,唐胜利. 1993

[8]甘蓝型油菜黄籽双低自交不亲和系的选育. 张瑞茂,李敏. 2002

[9]授粉时间及角果长度对红菜薹与甘蓝型油菜杂交后代荚粒数的影响. 何丹,徐跃进,万正杰,谭远宝,秦华伟,曹玉江. 2009

[10]宁夏枸杞自交亲和性初步研究. 秦垦,王兵,焦恩宁,李云翔,唐慧锋. 2010

[11]芥蓝和结球甘蓝分别与甘蓝型油菜杂交的后代结实性及Rfo传递效率比较. 于海龙,李志远,杨丽梅,刘玉梅,庄木,吕红豪,李占省,方智远,张扬勇. 2018

[12]白菜型油菜自交不亲和性及授粉方式的研究. 罗玉秀,杜德志. 2007

[13]氯化钠硼砂溶液克服萝卜自交不亲和性的研究. 杨红丽,胡靖锋,徐学忠,张丽琴,兰梅,和江明,宋爽,姚文勇,刘家佳. 2018

[14]大白菜花期自交亲和指数测定及不同部位亲和性的变化. 刘晓东,牟金贵,刘学岷,王明秋,王玉海. 2004

[15]土壤pH值与十字花科作物根肿病相互关系研究. 黄蓉,黄瑞荣,胡建坤,华菊玲,闵跃中. 2015

[16]萝卜硫苷生物合成相关基因RsFMO_(GS-OXs)的预测及分析. 王辉,郭军,梅燚,祖艳侠,吴永成,郑佳秋. 2014

[17]萝卜属抽薹开花相关基因FLC的预测及分析. 郭军,祖艳侠,吴永成,郑佳秋,梅燚. 2014

[18]同工酶技术在十字花科作物育种上的应用. 祝朋芳,陈长青. 2004

[19]2种木本植物的化感物质对十字花科植物生长的影响. 黄妍,杨静慧,霍少洁,庞志蕊,李冰,刘艳军. 2020

[20]十字花科植物黑斑病的研究进展. 沈钰森,王建升,盛小光,赵振卿,虞慧芳,顾宏辉. 2021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