播种期降水偏多对油菜重要农艺性状和产量的影响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何泽威

作者: 何泽威;丁晓雨;徐劲松;叶鹏;贺继奎;程勇;许本波;张学昆

作者机构:

关键词: 甘蓝型油菜;降雨量;渍害;温度;减产;农艺性状

期刊名称: 中国油料作物学报

ISSN: 1007-9084

年卷期: 2024 年 46 卷 001 期

页码: 92-101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为了解播种期降水偏多对油菜产量的影响,选用10个国家区试高产优质油菜新品种,分析正常年份(2019/2020)与降水偏多年份(2020/2021)在长江中游11个生态点的重要农艺性状、产量、品质和抗性,评估2020/2021年减产原因.通过正常年份与渍害年份逐月降雨量、温度等气象数据变化与产量与农艺性状变化进行相关和回归分析,结果发现,即使在正常排灌情况下,灾害年份油菜产量显著下降,播种期平均推迟11.5 d,生育期缩短11.2 d,产量和产油量分别极显著下降21.8%和23.2%.其中油菜株高、单株有效角果数和收获密度分别下降9.2%、21.1%和6%,均达到显著或极显著水平,而含油量、芥酸、硫苷、千粒重、角粒数、菌核病病指等性状变化不显著.回归分析表明,10月降雨大幅增加、形成渍害是减产的直接原因,而次生灾害如降雨导致播期推迟、秋季气温偏低和冬季降水减少导致的间接影响更大,对减产的贡献分别达到25.4%、50.5%和33%.对10个品种的产量和产油量分析,耐渍品种的选择应综合考虑正常年份产量、耐渍指数和含油量等指标,其中H1951、越优577、9zyYP12等品种正常年份产油量比对照增产11%~16.5%,灾害年份比对照增产5.4%~18.4%,生产上在做好开沟降渍的同时,抢播早播并增加密度可有效提高产量,有利于最大程度减轻灾害损失.

分类号: S565.4

  • 相关文献

[1]甘蓝型油菜亲本和杂交种苗期渍害胁迫与产量因子的相关性分析. 郭一鸣,王同华,刘新红,惠荣奎,周兴,李莓. 2020

[2]气候变化对新疆棉花种植布局与生长发育的影响. 赵黎,李文博,吾米提·居马泰,吕宁. 2018

[3]海南儋州地区橘小实蝇成虫数量动态. 刘奎,唐良德,邱海燕,付步礼. 2016

[4]入侵昆虫对全球气候变化的响应. 戈峰,万方浩,肖能文,李俊生. 2011

[5]近40年内蒙古区域温度和降雨量变化的时空格局. 丁勇,萨茹拉,刘朋涛,李西良,吴新宏,侯向阳. 2014

[6]入侵植物薇甘菊新枝在海南的月生长动态. 范志伟,沈奕德,李晓霞,黄乔乔. 2016

[7]气象、生态因素对二点委夜蛾发生为害的影响. 陈立涛,姜京宇,郝延堂,马建英,张大鹏,张龙,王梅娟,姚树然,董志平. 2014

[8]2001~2010年中国植被NPP的时空变化及其与气候的关系. 仲晓春,陈雯,刘涛,郝心宁,李哲敏,孙成明. 2016

[9]林业有害植物金钟藤新枝在海南的月生长动态. 范志伟,沈奕德,李晓霞,黄乔乔. 2016

[10]气象因子对福建枇杷果实锈斑病发生的影响. 刘友接,许家辉,蒋际谋,陈秀萍,马海波. 2009

[11]龙眼雌花数和坐果率与温度及降雨量的关系. 朱建华,陈昇,阮经宙. 2010

[12]草甸草原地上现存量变化及其与温度和降雨量的关系. 郭淑晶,吕世杰,运向军,孙长鹏,刘红梅,杨霞,任佳. 2017

[13]贵州黄壤地区不同施肥处理及降雨量对玉米产量的影响. 李渝,张雅蓉,张文安,蒋太明. 2015

[14]我国旱地棉花生态区特点及农艺性状表现. 郝秀忍,刘巷禄,孙振纲,张铎,张裕繁,胡萍. 1993

[15]甘蓝型油菜细胞质雄性不育系419A分期播种育性变化的初步研究. 石华娟,李凤扬,董云麟. 1996

[16]甘蓝型油菜黄化复绿突变体S28-y研究. 葛永申,杨军,王睿璇,洪柳,蒋伟华,巫章平,岳绪国. 2022

[17]甘蓝型油菜主要农艺性状相关性及主成分分析. 倪正斌,王陈燕,孙雪辉,吴昌庚,孙红芹,万林生,严国红. 2018

[18]甘蓝型杂交油菜亲本含油量及主要农艺性状配合力与遗传力分析. 魏忠芬,李德文,王军,张太平. 2014

[19]甘蓝型油菜黄化突变体的叶绿体超微结构、气孔特征参数及光合特性. 肖华贵,杨焕文,饶勇,杨斌,朱英,张文龙. 2013

[20]青海省新型甘蓝型油菜品系主要性状研究. 赵志,余青兰,杜德志. 2006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