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地粳稻蛋白质含量在DH群体中的遗传变异研究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刘传雪

作者: 刘传雪;邹德堂;张兰民;王瑞英;黄晓群

作者机构:

关键词: 寒地;粳稻;PC;DH群体;遗传变异

期刊名称: 东北农业大学学报

ISSN: 1005-9369

年卷期: 2008 年 39 卷 09 期

页码: 10-15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研究应用蛋白质含量(Protein Content,PC)不同的10个亲本,采用F1花药培养技术构建了寒地水稻6个组合的DH(Doubled Haploid,DH)群体。应用Choo和Reibergs提出的模型及公式,分析了这6个DH群体PC的分布、测算了遗传力、超亲率,检测了PC的基因对数及基因互作方式。结果表明,PC的遗传变异分为两大类型:5个组合PC的遗传是属于主效基因加微效多基因混合遗传,无主效基因互作;1个组合(松9798/龙花96-1530)PC的遗传属于多个主效基因加微效多基因混合遗传,存在主效基因间的互作,为互补作用,为PC的另一种遗传模式,且是产生PC超亲现象的主要原因之一。PC在DH群体的遗传力为0.77,PC的超低亲率较低,控制PC的基因对数为3.2 ̄6.5对,平均4.8对。

分类号: S511.22

  • 相关文献

[1]寒地粳稻直链淀粉含量在DH群体中的遗传变异研究. 刘传雪,邹德堂,潘国君,张淑华,关世武,孙洪义. 2008

[2]寒地粳稻粒长在DH群体中遗传变异研究. 刘传雪,邹德堂,冯雅舒,黄晓群,赵凤民. 2008

[3]寒地粳稻粒宽在DH群体中遗传变异研究. 孙洪义,刘传雪,邱爱民,冯雅舒,黄晓群,潘国君. 2009

[4]东亚粳稻遗传评价(GUVA)材料在寒地稻区试验初报. 丛万彪. 2007

[5]寒地粳稻孕穗期耐冷性与形态指标相关分析. 王立志,孟英,项洪涛,洛育,郭伟,谢光,田树刚,王连敏,王春艳. 2016

[6]优质早熟品种龙粳19号的选育与应用. 吕彬. 2007

[7]水直播对寒地粳稻产量和品质性状的影响. 张喜娟,来永才,孟英,唐傲,董文军,冷春旭,王立志,姜树坤,姜辉,丁国华. 2016

[8]寒地粳型超级稻最佳施肥量及适宜配比的研究. 陈书强,薛菁芳,杜晓东,杨丽敏,赵海新,蔡永盛,周通,周明旭,刘辉,赵广山,李想. 2022

[9]寒地早粳水稻航天育种研究初探. 张兰民,潘国君,杨立英,张淑华,关世武,黄晓群. 2014

[10]寒地粳稻新品种育龙7号的选育及栽培要点. 辛洪梅. 2020

[11]种植方式对寒地粳稻生育期、产量和温度利用的影响. 张喜娟,来永才,孟英,张凤鸣,唐傲,董文军,冷春旭,刘猷红,王麒. 2017

[12]寒地稻米品质现状及改良目标. 张云江,赵镛洛,王继馨,李大林,吕彬,乔栋. 2000

[13]黑龙江粳稻育种研究进展与展望. 潘国君,郭俊祥. 2022

[14]基于PC机的开放式数控系统研究. 李君,马啸. 2013

[15]开发《PC—1500袖珍机土壤肥料试验和农业统计程序包(SFAP)》. 胡文林,李小平,王丽霞,丁红,陈双哲,李梅曦. 1987

[16]大麦DH群体在耐低氮相关遗传连锁图谱初步构建中的运用. 李梁,陈志伟,杜志钊,高润红,陆瑞菊. 2012

[17]牙鲆身体纵轴生长相关性状QTL定位. 刘奕,王桂兴,周丹,陈晓婷,刘永新,刘海金. 2013

[18]不同处理条件下小麦胚芽鞘长的遗传分析. 钱雪娅,景蕊莲,王辉,昌小平. 2008

[19]青花菜小孢子供体与 DH 群体性状相关性初步研究. 姚星伟,江汉民,文正华,单晓政,刘莉莉,牛国保,吴峰,孙德岭. 2012

[20]利用DH群体构建大白菜分子遗传图谱. 刘俊峰,张斌,李梅,刘莉,闻凤英. 2015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