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洲农区高油玉米发展潜力的分析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陈树宾
作者: 陈树宾;高振江;李鲁华
作者机构:
关键词: 高油玉米;绿洲农区;生态适应性;潜力
期刊名称: 玉米科学
ISSN: 1005-0906
年卷期: 2006 年 14 卷 02 期
页码: 156-159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通过对高油玉米特性的介绍,结合绿洲农区光、热资源的耦合效应,对高油玉米在绿洲农区和非绿洲农区适应性差异做了对比,总结出高油玉米的生态适应性,提出绿洲农区高油玉米的发展潜力。
分类号: S513
- 相关文献
[1]种植密度对绿洲农区高油玉米子粒品质的影响. 柳延涛,李鲁华,陈树宾,王友德,郭斌,段震宇,王婷. 2010
[2]绿洲农区玉米生产的生态适应性初步分析. 柳延涛,李鲁华,陈树宾,龚江,赖先齐. 2005
[3]部分高油玉米自交系产量性状配合力分析. 马延华,金益,孙德全,李绥艳,林红,潘丽艳. 2009
[4]密度对高油玉米HE-2灌浆后期光合特性及产量的影响. 达龙珠. 2011
[5]高油玉米在猪和家禽中氨基酸消化率和能量利用率的研究. 宋国隆,李德发,朴香淑,季方,邢建军,杨文军. 2004
[6]高油玉米与普通玉米品质的对比研究. 王鹏文,王国琴. 2000
[7]密度对高油玉米群体生理特性的影响. 柳延涛,李鲁华,陈树宾,王友德,郭斌,王婷,段震宇,刘涛,张世华. 2006
[8]丙酸和丙酸菌添加对高油玉米秸秆青贮发酵品质以及瘤胃发酵参数影响的研究. 董晓玲,孟庆翔. 2007
[9]玉米子粒含油量的遗传分析. 王玉杰,林秀云. 1997
[10]C型不育玉米品种授高油花粉后的子粒品质变化. 范弘伟,宋同明,张林. 2004
[11]高油玉米的研究进展及应用前景. 李洪,李育才,邢宝龙. 2007
[12]不同氮水平对高油玉米吉油—号籽粒产量及其营养品质的影响. 黄绍文,孙桂芳,金继运,何萍,王秀芳,张国刚,谢佳贵,张宽. 2004
[13]发展高油玉米是促进吉林省玉米产业化发展的需要. 刘向辉,才卓,李淑华,荆绍凌,刘平会. 2001
[14]高油玉米带棒青贮饲喂奶牛对奶产量的影响. 许志斌,王永宏,沈强云,陶卫星,马玉平. 2007
[15]高油玉米自交系主要性状的初步筛选. 李齐霞,李中青,祁丽婷,孙万荣,王爱平,王召菊. 2011
[16]早熟高油玉米与普通玉米的发育比较及遗传分析. 魏国才. 2004
[17]不同氮水平对高油玉米吉油一号籽粒产量及其营养品质的影响. 黄绍文,孙桂芳,金继运,何萍,王秀芳,张国刚,谢佳贵,张宽. 2004
[18]高油玉米遗传育种研究现状及展望. 韩静,鲁守平,郭庆法,孟昭东,汪黎明. 2008
[19]部分高油玉米自交系主要性状的初步鉴定. 马延华,金益,孙德全,李绥艳,林红,潘丽艳. 2007
[20]高油玉米产业化开发在云南省的发展前景. 杨克昌,王云美,高祥扩,赵自仙,孔建华,孙家荣,白文睿. 2003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
-
小麦TaPBF3-5D的基因克隆及生物信息学分析
作者:邓云颢;李鲁华;徐灵;王忠妮;洪鼎立;邰成江;徐如宏
关键词:ZY96-3;TaPBF3-5D;生物信息学;基因克隆
-
小麦TaMICU1-6A基因的克隆、生物信息学及表达分析
作者:李欣;李鲁华;任明见;安畅;洪鼎立;赵鹏鹏;徐如宏
关键词:小麦;TaMICU1基因;基因克隆;生物信息学分析;基因表达
-
玉米株高和穗位高的全基因组关联分析
作者:钱甫;张占琴;陈树宾;桑志勤;李卫华
关键词:玉米;株高;穗位高;全基因组关联分析
-
恒温下相对湿度对果蔬热风干燥特性和品质的影响及调控
作者:巨浩羽;张卫鹏;于贤龙;王庆惠;高振江;肖红伟
关键词:干燥;相对湿度;传热过程;传质过程;调控策略;适用性
-
甜糯型鲜食玉米品种新糯玉15号选育及栽培技术
作者:张力;桑志勤;王友德;段震宇;陈树宾;徐灿
关键词:新糯玉15号;选育;双隐性;甜糯玉米品种
-
相对湿度对胡萝卜热风干燥过程中水分迁移和蒸发的影响
作者:巨浩羽;邹燕子;肖红伟;张卫鹏;于贤龙;高振江
关键词:干燥;相对湿度;内部水分迁移;表面水分蒸发;水分累积量;结壳
-
基于GWAS和WGCNA分析挖掘玉米花期相关候选基因
作者:钱甫;张占琴;陈树宾;丁永福;桑志勤;李卫华
关键词:玉米;花期性状;GWAS;WGCNA;候选基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