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基因杂交棉南抗3号田间抗棉铃虫效果与结铃性能考察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束春娥

作者: 束春娥;柏立新;唐灿明;张天真

作者机构:

关键词: 转基因抗虫棉;棉铃虫;结铃特性;抗虫性

期刊名称: 江苏农业科学

ISSN: 1002-1302

年卷期: 2001 年 03 期

页码: 25-27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摘要: 2000年7月7日、8月7日对转Bt基因抗虫杂交棉南抗3号两次模拟棉铃虫特大发生年份虫口密度进行棉田大罩笼接虫,考察其抗虫效果和受害后的结铃结构。考察结果表明,南抗3号对棉铃虫具有较高的抗性,受害后仍表现较强的结铃性。两次考察,南抗3号棉铃虫活虫数比对照苏棉12号分别平均减少86.2%和93.8%;蕾害率减少85.7%和82.4%;小铃被害减少92.8%、91. 7%。 8月 17日大铃被害减少 92. 9%。南抗 3号总结铃数比苏棉 12号增加 31. 16%,且结铃早、吐絮快,到10月11日平均吐絮率达79.29%,比对照47.24%高32.05个百分点。

分类号: S562

  • 相关文献

[1]转基因棉花抗虫育种研究取得重大进展. 傅振华. 2000

[2]棉花对昆虫的化学防御研究进展. 魏伟,钱迎倩,马克平,张永军,潘贤丽. 2002

[3]不同类型陆地棉品种对棉大卷叶螟的抗性研究. 狄佳春,许乃银,陈旭升,吴巧娟,肖松华,刘剑光,殷剑美. 2008

[4]应用arf1基因启动子的转基因抗虫棉深化研究. 管敏,崔洪志,孙国清,郭三堆. 2005

[5]中国棉花转基因研究进展. 王坤波,宋国立. 2001

[6]转Bt基因抗虫棉的抗虫性与主要经济性状的相关分析. 陈旭升,郭志刚,许乃银,柏立新,吴蔼民,狄佳春,刘剑光,肖松华. 2002

[7]中美两国转基因抗虫棉专利技术的比较研究. 陈曦. 2004

[8]Bt杀虫蛋白在转基因抗虫棉中的表达. 王冬梅,李建平,孟庆玉. 2010

[9]转基因抗虫棉田释放赤眼蜂增强生物控害功能的研究. 万方浩,任承才,韩召军. 2007

[10]转基因抗虫棉田二代棉铃虫的不完全生命表. 何华,万方浩,张桂芬,韩召军. 2009

[11]新疆棉区转基因抗虫棉对棉铃虫的毒杀效果. 刘东辉,汪飞,宋荣,孙世龙,李祥晔. 2003

[12]转Bt基因抗虫棉棉田棉铃虫化学防治研究. 卫武霄,潘滨,赵玉红,王娇娟,曹彩绒. 2011

[13]Bt杀虫蛋白对不同品系棉铃虫和中红侧沟茧蜂生长发育的影响. 刘小侠,张青文,蔡青年,李建成,董杰. 2004

[14]单、双价转基因抗虫棉对棉铃虫适合度及其抗药性的影响. 张洋,张帅,崔金杰. 2011

[15]利用卡那霉素间接鉴定转基因抗虫棉的研究. 曾华兰,李琼芳,谭永久,何洪华,廖维平. 2003

[16]不同转基因抗虫棉对棉铃虫抗虫性的时空动态. 范贤林,董丰收,郭三堆. 2002

[17]转基因抗虫棉承受棉铃虫风险压力研究初报. 束春娥,孙以文,孙洪武. 2000

[18]转新型抗虫基因Vip3A棉花的获得及抗虫性鉴定. 肖娟丽,罗晓丽,王志安,张安红. 2020

[19]棉花种间杂交抗棉铃虫资源选育. 苗春生,潘河山,王志龙,姜保功,杨雪梅,张欣雪,何鉴星. 1999

[20]棉花品种对棉铃虫营养的影响. 王武刚,裴鑫德. 1996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