稻田干湿交替对水稻氮素利用率的影响与调控研究进展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钟楚

作者: 钟楚;曹小闯;朱练峰;张均华;禹盛苗;金千瑜

作者机构:

关键词: 农作物;氮;灌溉;水稻;干湿交替;氮素利用率;碳同化与分配;植物激素

期刊名称: 农业工程学报

ISSN: 1002-6819

年卷期: 2016 年 32 卷 19 期

页码: 139-147

收录情况: EI ;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稻田干湿交替(alternate wetting and drying,AWD)是提高水稻水、氮利用率的重要水分管理措施。水稻品种、生态环境、氮肥运筹和土壤落干强度是影响AWD下水稻氮素利用率(nitrogen use efficiency,NUE)的主要因素。AWD通过改变土壤水-气环境而影响土壤中生物化学过程,进而影响土壤氮素营养的有效性。轻度AWD促进水稻根系的生长和活力,促进水稻氮素的吸收、同化和转移而提高NUE。轻度AWD不仅提高水稻光合作用,还促进干物质向籽粒的分配,从而提高水稻产量和氮素利用率。AWD还引起植物激素的变化,植物激素也可能参与了对水稻氮素利用的调控。该文从根际氮素营养与环境、根系形态功能、氮素同化和再转移,以及碳同化和分配、植物激素调控等方面综述了AWD对水稻氮素利用率的影响与调控,并提出了一些值得深入探讨的问题。

分类号: S511

  • 相关文献

[1]不同灌溉和施肥模式对稻田磷形态转化和有效性的影响. 田仓,虞轶俊,吴龙龙,张露,黄晶,朱练峰,张均华,朱春权,孔亚丽,武美燕,曹小闯,金千瑜. 2021

[2]土壤增氧方式对其氮素转化和水稻氮素利用及产量的影响. 胡继杰,朱练峰,胡志华,钟楚,林育炯,张均华,曹小闯,Allen Bohr James,禹盛苗. 2017

[3]供氮水平与地面覆沙对苹果幼树~(15)N-尿素吸收分配及利用的影响. 任静,刘小勇,韩富军,李建明,彭海. 2020

[4]磷酸盐转运蛋白OsPT4影响水稻氮磷积累与利用的机理研究. 孙雅菲,宋科,秦秦,孙丽娟,薛永. 2021

[5]猪场废水灌溉对潮土硝态氮含量变化的影响. 杨军,张蕾,张克强,王风,黄治平,李晓光. 2009

[6]不同沟灌方式下玉米叶片气孔阻力差异. 李彩霞,周新国,孙景生,李新强. 2014

[7]麦季牛场肥水灌溉对冬小麦–夏玉米轮作土壤氮素平衡的影响. 杜会英,冯洁,郭海刚,王风,赵君怡,张克强. 2015

[8]农田排水氮磷拦截潜流坝的设计与运行. 赵建宁,张贵龙,刘红梅,秦伟,吴钰明,杨殿林. 2013

[9]麦季牛场肥水灌溉对冬小麦-夏玉米轮作土壤氮素平衡的影响. 杜会英,冯洁,郭海刚,王风,赵君怡,张克强. 2015

[10]玉米灌浆期渍水对产量及氮磷淋失量的影响. 周新国,韩会玲,李彩霞,郭树龙,郭冬冬,陈金平. 2012

[11]新疆兵团典型作物畜禽粪污土地承载力推荐值估算与应用. 刘福元,杨井泉,杨国江,杨红卫,郜兴亮,宋志强. 2019

[12]干湿交替诱导水稻根表铁膜形成的基因表达谱分析. 傅友强,于晓莉,杨旭健,沈宏. 2017

[13]适度干湿交替促进水稻根表红棕色铁膜形成的根层诱导机制. 傅友强,沈宏,杨旭健. 2017

[14]干湿交替灌溉改善稻田根际氧环境进而促进氮素转化和水稻氮素吸收. 曹小闯,刘晓霞,马超,田仓,朱练峰,吴龙龙,张均华,金千瑜,朱春权,孔亚丽,虞轶俊. 2022

[15]钾对不同类型水稻氮素吸收利用的影响. 王强盛,甄若宏,丁艳锋,朱艳,王绍华,曹卫星. 2009

[16]氮肥实时实地管理对水稻产量及氮素利用率的影响. 何佳芳,肖厚军,黄宪成,周琴,胡德平. 2010

[17]增苗减氮对稻田氮素流失及利用效率的影响. 谷学佳,王玉峰,孙阳,周雪全,曾媛,王军,司洋. 2021

[18]超高温堆肥提高土壤养分有效性和水稻产量的机理. 曹云,黄红英,吴华山,徐跃定,陈应江. 2020

[19]猪粪与氮肥配施对水稻生长及氮素利用的影响. 郑网宇,吴园园,张辉,宁运旺,马洪波,汪吉东,张永春,艾玉春. 2019

[20]缓释氮比例对一次性施肥单季晚稻生长和氮素利用的影响. 张金萍,陈照明,王强,马军伟,俞巧钢,叶静,马进川,孙万春,潘建清. 2021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