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王运浩
作者: 王运浩;杨亚军;江用文
作者机构:
关键词: 名优茶产量;深加工产业;无性系良种;茶业发展;茶树种植;提高质量;省力化;茶园管理;茶树育种;人均消费量
期刊名称: 海峡两岸茶叶科技学术研讨会论文集
ISSN:
年卷期: 2000 年
页码: 5
收录情况: CSCD
摘要: 自新中国建立以来,中国大陆茶业得到迅速恢复和发展,1998年大陆茶树种植面积达1653万亩、茶叶产量66.5万吨、出口21.8吨、分别比1950年提高5.5倍、19.7倍和10.6倍。在50年发展历程中,经历扩大面积、提高单产、提高质量三个阶段。九十年代,茶业积极进行产品结构调整,大力发展名优茶,使茶叶产值年均增长率达到14.7%。50年来,茶业科技水平显著提高。育成52个国家级无性系良种,全国无性系良种推广面积超过300万亩,覆盖率为18%。茶树重大病虫害得到有效控制,茶叶中农药残留的超标率处于较低水平。茶叶加工从手工基本实现机械化。茶叶深加工取得了重大进展,茶叶深加工产业初处雏型,它将改...
分类号:
- 相关文献
[1]强化无性系推广 加速茶园良种化. 虞富莲. 1998
[2]金羞茶树生产栽培技术规程. 李家贤,黄华林,何玉媚. 2007
[3]用科技创新打造一个绿色、健康的茶产业. 陈宗懋. 2006
[4]创新—我国茶业持续发展的基石. 陈宗懋. 2004
[5]中国养蜂学会第五次全国养蜂联谊会在江西上饶召开. 王秀红. 2007
[6]茶树缺硫诊断与施硫技术研究进展. 韩文炎. 2004
[7]农业科技社:研究为主导挖掘资源创品牌. 李思经. 2007
[8]有机茶园的建立和管理. 虞富莲. 2010
[9]坚持改革提高质量增加效益——《中国茶叶》介绍. 梁国彪,姚笃恭,邱官浩. 1992
[10]加快贵州茶业发展的思考. 罗显扬. 2009
[11]贵州茶业发展的现状、优势与对策. 罗显扬,张正秋. 2009
[12]基于动态面板模型的全球马铃薯消费影响因素分析. 王秀丽,王士海,徐雪高. 2018
[13]我国畜产品消费分析及预测. 杨霞. 2007
[14]中国马铃薯产业现状、问题和趋势. 屈冬玉,金黎平,谢开云,卞春松. 2001
[15]我国动物性食品消费的基本特点及相关因素. 谢晓村. 1989
[16]养殖业的理念与模式转变. 蔡辉益. 2011
[17]科学养牛面向市场——日本肉牛业的成就. 吴克谦. 1993
[18]湖南省茶树育种研究进展及发展趋势. 王旭,刘振,赵洋,杨培迪,成杨,杨阳. 2011
[19]八五期间红绿茶兼用品种选育的实践与成就. 杨阳. 1997
[20]10个茶树高优新品种的育成与应用. 郭吉春,杨如兴,叶乃兴,陈志辉. 2003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
-
2024年茶树遗传育种研究进展
作者:李娜娜;冯玥;丁长庆;王璐;郝心愿;杨亚军;王新超
关键词:茶树;遗传育种;基因;品种
-
基于电子舌和代谢组学评价不同等级滇红茶汤非挥发性差异组分
作者:谢佳灵;陈佳瑜;袁海波;王立磊;杨艳芹;江用文
关键词:电子舌;代谢组学;滇红茶汤;非挥发性组分
-
植物SWEET家族糖转运蛋白及其上游调控因子
作者:王洁;吴叶蝶;杨亚军;王新超;王璐
关键词:糖转运蛋白;转录因子;上游调控机制;SWEET基因
-
菊苣酸对磷酰胺氮芥诱导巨噬细胞免疫抑制的调节作用
作者:冯晨婧;白莉霞;杨亚军;刘希望;李世宏;秦哲;葛闻博;许笑;李剑勇;李存
关键词:菊苣酸;磷酰胺氮芥;巨噬细胞;免疫抑制;免疫增强
-
适宜机采优质绿茶新品种中茶503选育报告
作者:章志芳;曾建明;杨亚军;王新超;王璐;郝心愿;李小恋
关键词:中茶503;新品种;机采
-
2023年茶树遗传育种研究进展
作者:李娜娜;王璐;郝心愿;丁长庆;黄建燕;叶萌;曾建明;杨亚军;王新超
关键词:茶树;遗传育种;品种
-
亚致死浓度阿维菌素和毒死蜱对经历寄主转换的稻纵卷叶螟生长发育和繁殖的影响
作者:郭嘉雯;成义沙;杨亚军;孙天奕;钱佳宁;鲁艳辉;徐红星;吴俨;吕仲贤
关键词:稻纵卷叶螟;寄主转换;阿维菌素;毒死蜱;生长发育;繁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