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氏鲟、西伯利亚鲟及其杂交后代的繁殖性能、生长性能及抗病性能比较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齐茜

作者: 齐茜;刘浩浩;李忠华;买丽坎·依不拉英;白喜军;王文峰;刘晓勇

作者机构:

关键词: 施氏鲟;西伯利亚鲟;杂交;繁殖性能;生长性能;抗病性能

期刊名称: 江西农业大学学报

ISSN: 1000-2286

年卷期: 2017 年 39 卷 02 期

页码: 376-383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针对施氏鲟(Acipenser schrencki)、西伯利亚鲟(A.baeri)及其杂交种施杂(史氏鲟♀×西伯利亚鲟♂)、西杂(西伯利亚鲟♀×史氏鲟♂)等4种鲟鱼的繁殖性能、生长性能、肌肉营养成份及抗病性能进行比较分析。结果显示:施氏鲟的绝对怀卵量为8~28万粒,西伯利亚鲟的绝对怀卵量为5~16万粒,4种鲟鱼的平均受精率为70%~90%,孵化率为60%~80%,其中施氏鲟平均受精率、孵化率最高;西杂的平均受精率和孵化率高于施杂。4种鲟鱼之间的平均开口率为85%~95%,其中西杂开口率最高,其次是施杂。4种鲟鱼之间的主要肌肉营养成份差异不明显(P>0.05)。2月龄时,西杂的成活率最高,4种鲟鱼生长速度基本一致,至12月龄时,2种杂交种的平均体长和体质量高于纯种施氏鲟和西伯利亚鲟(P>0.05)。2~12月龄,4种鲟鱼的a值约等于3,均属于等速生长,4种鲟鱼的肥满度为0.33~0.44。施杂、西杂在5个免疫组织的ACP、AKP、SOD活性高于2个纯种,而NO、MDA活性低于2个纯种。研究认为:施氏鲟和西伯利亚鲟的杂交后代是比较好的优势杂交组合,尤其是西杂。

分类号: S965.215

  • 相关文献

[1]西伯利亚鲟、施氏鲟及其杂交种(西伯利亚鲟♀*施氏鲟♂)肌肉的营养成分比较及评价. 赵仲孟,张露,赵瀚,黄志鹏,柯红雨,段元亮,李强,周剑. 2022

[2]基于线粒体D-loop区序列和Cyt b基因的鲟鱼群体遗传多样性分析. 孔杰,刘伟,李世凯,周洲,赵凤. 2020

[3]施氏鲟、西伯利亚鲟、达氏鳇及其杂交种种质鉴定方法的建立及其应用. 孔杰,李世凯,王金乐,曾诗雨,刘霆. 2020

[4]五种鱼类卵黄蛋白等电点特性分析. 霍堂斌,张颖,孙大江,曲秋芝. 2007

[5]六种鲟鱼消化酶活性的比较研究. 叶继丹,卢彤岩,刘洪柏,赵吉伟,孙大江. 2003

[6]水温对施氏鲟、小体鲟和西伯利亚鲟幼鱼生长的影响. 麦丽开,刘晓勇,潘鹏,孙大江. 2014

[7]施氏鲟、大杂交鲟和西伯利亚鲟卵及体腔液的生化组成比较. 张颖,孙大江,刘晓勇,潘鹏,曲秋芝. 2014

[8]三种鲟科鱼类和两种鲑科鱼类卵黄免疫球蛋白性质的比较. 张颖,曲秋芝,霍堂斌,尹家胜,孙大江. 2007

[9]饲料脂肪源搭配对施氏鲟雌鱼繁殖性能和血清性类固醇激素的影响. 齐茜,刘晓勇,孙大江,徐翱,麦丽开. 2014

[10]应用微卫星标记鉴别施氏鲟、达氏鳇及其杂交子代. 刘洋,鲁翠云,李超,程磊,吴文化,赵元凤,孙效文. 2015

[11]乳源性益生元(百泰~-A)对西伯利亚鲟(acipenserbaeriibrandt)生长性能和营养成分消化率的影响. 王赤龙,王嘉,薛敏,郑银桦,吴秀峰,赵维香. 2011

[12]不同粘合剂制备微颗粒饲料对西伯利亚鲟仔鱼生长的影响. 盛洪建,董颖超,薛敏,徐美娜,吴秀峰,郭利亚. 2009

[13]循环水养殖条件下西伯利亚鲟和俄罗斯鲟生长性能及生理指标的比较研究. 杨合霖,张颖,韩世成,贾东升. 2021

[14]乳源性益生元(百泰(R)-A)对西伯利亚鲟(acipenser baerii brandt)生长性能和营养成分消化率的影响. 王赤龙,王嘉,薛敏,郑银桦,吴秀峰,赵维香. 2011

[15]不同饲料蛋白源对西伯利亚鲟生长性能、免疫功能的影响. 盛洪建,薛敏,刘海燕,郑银桦,张伟,胡亮. 2008

[16]乳源性益生元(百泰~-A)对西伯利亚鲟(acipenser baerii brandt)生长性能和营养成分消化率的影响. 王赤龙,王嘉,薛敏,郑银桦,吴秀峰,赵维香. 2011

[17]杂交对二花脸猪繁殖性能的影响. 陆志强,胡东伟,徐小波,冯宇,周强,潘孝青. 2014

[18]麻城黑山羊与波尔山羊杂交改良效果研究初报. 索效军,陈明新,张年,李晓锋,刘洋,田宏,张鹤山,蔡化. 2009

[19]几种诱食剂对施氏鲟(Acipenser schrencki)生长性能、体成分和血液生化指标的影响. 畅雅萍,徐奇友,王常安,张勇,孙大江. 2009

[20]猪舍内温度和通风对猪的影响研究综述. 张秋亭,赵婉莹,刘继军,吴中红,王美芝. 2016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