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紫云英品种的生育特性及种子扩繁技术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兰忠明

作者: 兰忠明;余明志;张伟光;张辉;吴一群

作者机构:

关键词: 紫云英;留种;扩繁技术;病虫害

期刊名称: 安徽农学通报(上半月刊)

ISSN: 1007-7731

年卷期: 2012 年 18 卷 01 期

页码: 104+138

摘要: 总结了2010-2011年度在尤溪县开展的紫云英纯种繁育工作,并提出了具体的扩繁技术要点,为紫云英生产实践提供参考依据。

分类号: S551.9

  • 相关文献

[1]紫云英新品系84(8)7-1-1扩繁表现及留种栽培技术. 何春梅,钟少杰,王飞,廖海霞. 2016

[2]赣紫2号的留种高产配套栽培技术研究. 苏金平,刘成鹏,徐昌旭,范芳. 2011

[3]双低杂交油菜——黔油18号恢复系扩繁技术规程. 陈静,饶勇,肖华贵,李超,杨斌. 2008

[4]成都水稻育种扩繁技术科产融合研究. 罗勤,王飙,唐春燕,刘蕙,陈兴涛,杨菲菲,朱丽君. 2024

[5]西北地区双孢蘑菇及平菇三级菌种扩繁技术. 刘明军,杨建杰,耿新军,王英利,杨琴. 2016

[6]箭筈豌豆旱地留种技术规程. 芶久兰,秦松,孙锐锋,肖厚军,王文华. 2012

[7]贵州中药材半夏GAP示范基地的最适采收期. 杨琳,陈娅娅,曾令祥. 2011

[8]国外引进绿肥种质资源在贵州省低磷黄壤的生长利用及留种特性. 张钦,姚单君,张举梅,牛雅琼,王文华,张爱华,况胜剑,廖恒,朱青. 2021

[9]红麻夏播秋插值留种密度研究. 宋佩文. 1998

[10]日本山葵的开花结实特性及留种育苗技术. 莫慧机,潘启日,陈家旺,陈汉才. 2004

[11]我国古代家蚕选种、留种的历史演变. 周匡明,刘挺. 2013

[12]黄瓜雌型材料筛选与留种技术研究. 王鹤冰,向华丰,张洪成. 2018

[13]紫云英还田对常规红米水稻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江学海,周维佳,李敏,周彩霞,罗德强,姬广梅,李立江,丁艳锋,王绍华. 2016

[14]紫云英与化肥配施对水稻植株生长及产量的影响. 张丽霞,潘兹亮,鲁鑫,王琴,吕玉虎,刘春增,霍二伟,凌萍. 2010

[15]紫云英翻压量和沤田时间对覆膜水稻返青期植株的影响. 刘祥臣,赵海英,李本银,卢兆成,丰大清,乔利. 2012

[16]菜用紫云英品种嫩梢产量、营养品质及卫生质量分析. 邱孝煊,张伟光,张辉,吴一群,兰忠明,林新坚. 2012

[17]紫云英ISSR引物的筛选及PCR反应体系的优化. 孙清信,陈坚,张辉,祁建民,林忠平,胡鸢雷,林新坚. 2012

[18]高产优质紫云英新品种信紫1号的选育. 刘春增,吕玉虎,潘兹亮,张丽霞. 2010

[19]紫云英不同翻压时间对土壤养分含量及晚稻养分吸收的影响. 谢志坚,徐昌旭,钱国民,余瑞新,徐冬泰,苏全平. 2010

[20]化肥减量条件下不同施用方法对土壤养分有效性及水稻产量的影响. 谢志坚,徐昌旭,许政良,李水荣,苏全平,秦文婧. 2010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