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熟过程对红外干燥猕猴桃理化特性、香气成分及感官特性的影响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苏百童

作者: 苏百童;高登涛

作者机构:

关键词: 猕猴桃;红外干燥;理化性质;香气成分;感官评定

期刊名称: 食品科技

ISSN: 1005-9989

年卷期: 2024 年 006 期

页码: 47-55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摘要: 为提高猕猴桃干制品品质,将后熟过程中猕猴桃进行红外干制,探究了不同后熟期猕猴桃(M1~M4)的理化性质及活性功能成分含量,并对干燥后果实的香气含量及感官特性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随着果实后熟程度的提高,其可溶性固形物及总酸含量逐步升高,果肉亮度值及红色值不断增加。低后熟程度猕猴桃硬度、胶着性、咀嚼性及其活性成分含量较高,抗氧化能力较强。干燥后,M1果实总酚(15.85 mg/g DW)及维生素C(12.87 mg/g DW)含量较高,抗氧化能力(65.85 μmol Trolox/g DW)较强。在不同后熟程度猕猴桃干中共检测到35种挥发性化合物,其中包括8种醇类物质、5种酮类物质、12种醛类物质、7种酯类物质及3种其他类物质。随着果实后熟程度的提高,果干酯类物质及总香气成分含量呈升高趋势。感官评定结果表明,M4果干质构及风味特性得分较高,综合可接受度较强。研究结果可为生产高品质猕猴桃果干提供理论依据。

分类号: TS255.3

  • 相关文献

[1]四种干燥方式对小米椒理化性质及抗氧化能力的影响. 陈宇昱,王颖瑞,周辉,叶美玲,丁胜华,秦丹,蒋立文,邓放明,王蓉蓉. 2020

[2]腌制鱼类品质研究的现状与发展趋势. 张婷,吴燕燕,李来好,丁丽丽. 2011

[3]2种养殖模式罗非鱼肉品质的比较. 李来好,叶鸽,郝淑贤,魏涯,黄卉,林婉玲,岑剑伟. 2013

[4]不同贮藏条件下猕猴桃香气成分的变化规律研究. 陈义挺,赖瑞联,冯新,程春振,钟春水,高敏霞,吴如健. 2020

[5]不同发酵温度对苹果酒理化性质及香气成分的影响. 曾朝珍,慕钰文,袁晶,宋娟,张海燕,康三江. 2023

[6]橡胶/香露兜间作对香露兜香气成分的影响. 张昂,李丽华,钟壹鸣,钟大玲,秦晓威,吉训志,周艳飞,鱼欢. 2023

[7]红色猕猴桃果汁加工中色素的浸提及其理化特性研究. 刘杰超,焦中高,刘慧,张春岭. 2010

[8]红外干燥对芝麻品质的影响. 张丽霞,张勋,孙佳佳,黄纪念. 2015

[9]热风与中短波红外泡沫干燥对桑葚粉品质的影响. 李斌,王夷秀,毕金峰,周沫,陈芹芹. 2017

[10]红外干燥对树莓干燥特性、品质和抗氧化活性的影响. 司旭,陈芹芹,毕金峰,吴昕烨,李兆路. 2016

[11]干燥方式对树莓干燥特性、品质和微观结构的影响. 司旭,陈芹芹,毕金峰,吴昕烨,李兆路. 2016

[12]热风和中短波红外干燥对桃渣干燥特性及多酚含量的影响. 李聪,周沫,毕金峰,常学东,陈芹芹,宁椿源. 2017

[13]香菇中短波红外干燥工艺优化. 郭玲玲,周林燕,毕金峰,邓放明,易建勇,陈芹芹. 2015

[14]不同干燥方式对柠檬片品质的影响. 丁胜华,王蓉蓉,李高阳,黄友洪. 2017

[15]香菇中短波红外干燥工艺优化. 郭玲玲,周林燕,毕金峰,邓放明,易建勇,陈芹芹. 2016

[16]番木瓜中短波红外干燥特性. 高鹤,易建勇,毕金峰,刘璇,邓放明,吴昕烨. 2015

[17]彩色马铃薯馒头的制备及质构特性主成分分析. 陈中爱,刘永翔,陈朝军,刘嘉,李俊,王辉,黄珊,唐健波. 2016

[18]芝麻糕的加工工艺研究. 张丽霞,黄纪念,孙强,宋国辉,芦鑫. 2012

[19]蛋糕预混合粉淀粉添加的研究. 汪磊,周坚,于巍. 2009

[20]虾仁TPA质构分析及不同熟制加工方式对其品质的影响. 曹荣,刘淇,殷邦忠,薛长湖. 2010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