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肥施用量对‘辽粳401’秧苗及移栽后生长的影响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商文奇
作者: 商文奇;王艳华;李跃东;董立强;李睿;王铮
作者机构:
关键词: 粳稻;秧苗;微肥;根系
期刊名称: 中国农学通报
ISSN: 1000-6850
年卷期: 2018 年 27 期
页码: 12-16
摘要: 为研究微肥对粳稻品种‘辽粳401’秧苗及移栽后生长的影响,试验以含有Si(40%)、Mg和Ca(8%)的赛众土壤调理剂为微肥,分别以秧苗期育苗基质和移栽前基肥形式配施,研究了秧苗期和移栽后的秧苗素质、根系特征、茎蘖动态、干物质积累规律,结果表明:微肥显著提高秧苗茎基宽、SPAD值,保障移栽时期叶龄、株高,增加移栽后返青情况、分蘖能力、地上部分、地下部分干物质重,改善移栽后根系特征;秧苗期微肥施用量较小、经济成本低,为30 g/盘最佳;尽管移栽后在450 kg/hm2微肥施用量水平最高,但较300 kg/hm2微肥施用量水平增长不大;考虑到经济成本,秧苗为30 g/盘在300 kg/hm2施肥水平效果最佳。
分类号: S511.22
- 相关文献
[1]粳稻品种幼苗耐冷性比较研究. 陈友订,黄农荣,刘彦卓,梁祖扬,邱润恒,钟旭华,张旭,西田清数,吉川年彦,田中万纪穗,泽田富雄. 2000
[2]淹水胁迫对水稻玉香油占秧苗生长和生理特性的影响. 孔雷蕾,钟卓君,谢萝雅,赵旭生,林子秋,唐湘如. 2017
[3]永业生命素浸种与拌种对水稻生长及产量的影响. 顾克军,陶君毅,谭立云,成秀婷,张雪花,李振羽. 2012
[4]水稻育秧肥的壮秧效应及其蛋白质组学分析. 彭春瑞,邵彩虹,潘晓华,钱银飞,邱才飞,谢金水. 2012
[5]不同龄期秧苗对水稻条纹病毒耐病性差异的研究. 杨代凤,顾俊荣,邓金花,张青,周新伟,刘才南. 2009
[6]农业司法鉴定案例分析:含三氯乙酸的复合肥对水稻秧苗的损害. 顾双平,姚立生. 2010
[7]水稻秧苗搬运机械发展研究. 高占文. 2014
[8]浅水灌溉对直播稻秧苗形态特征和生理特性的影响. 范平珊,罗昊文,段美洋,黄穗华,孔雷蕾,钟卓君,莫钊文,潘圣刚. 2017
[9]水稻幼苗根叶伸长动态观察. 李小萍,赵雅静,李义珍,姜照伟. 2014
[10]生物拌种剂对超级杂交稻秧苗生长的影响初探. 崔新卫,刘琼,罗连光,宁慧敏. 2011
[11]氮肥用量对水稻秧苗素质的影响. 谢万奇,谢月华,马秀芳,马洪文. 2016
[12]保水剂对水稻机插盘育秧苗生长的作用. 施俊,陈香玲,王邦岚,刘朝萍,欧阳由男,沈波. 2016
[13]不同基肥对水稻秧苗素质的影响. 王紫,张秀双,佟倩,沈洋,纪薇薇,李海. 2024
[14]多效唑培育油菜壮秧及提高产量的效果. 沈岳清,盛敏智,盛亚红,曹惠芳,尹继春. 1990
[15]水稻壮秧剂在早稻育秧上的应用. 王延锋. 2001
[16]无纺布育秧对早稻秧苗生长影响的初步试验. 兰志超,张玉屏,朱德峰,林贤青,陈惠哲. 2007
[17]烯效唑和三唑酮调节水稻秧苗生长的增效作用及机理. 汤日圣,张大栋,郭士伟,童红玉. 2000
[18]福建育成的超级稻品种苗期性状比较. 房贤涛,何花榕,谢祖钦,杨惠杰. 2015
[19]不同播种量对水稻秧苗素质的影响. 高洪儒. 2014
[20]华南双季超级稻秧苗理想形态性状研究. 陈友订,万邦惠,张旭. 2005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
-
果园直流电自动灌溉系统实现与应用研究
作者:李睿;杨玉;李四清;周湘娟
关键词:果园;自动灌溉系统;直流电;太阳能;无线传感网
-
亚洲地区出口的三类大米制品中重金属含量的研究
作者:戴常军;王翠玲;赵明一;栾君;王铮
关键词:大米制品;重金属;ICP-MS
-
辽宁省水稻大棚集中育苗自动化和智能化应用初探
作者:董立强;李睿;李跃东;卢闯;樊志超;王双
关键词:水稻;大棚集中育苗;自动化和智能化;辽宁省
-
羊口疮病毒基因组结构及重要基因功能研究进展
作者:张江绒;田谦;王艳华;周洛译;孙跃峰;王光祥
关键词:羊口疮;羊口疮病毒;功能基因
-
农业科研单位实验室高效管理对策
作者:王铮;李晶
关键词:农业科研单位;实验室;管理对策
-
基于压裂力筛选油菜抗裂角优异种质资源
作者:刘念;李浩;陈天花;侯信哲;李睿;王玲;徐宏;蔡庆澳;邓秀;朱宗河;闫贵欣;蔡光勤;伍晓明;张付贵;周可金
关键词:甘蓝型油菜;压裂力;抗裂角指数;种质资源筛选
-
收获时期对水稻产量、品质和经济效益的影响
作者:陈盈;徐勇;张满利;宫殿凯;李睿;代贵金;刘宪平;于广星;邓卓
关键词:杂交水稻;产量;品质;经济效益;收获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