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殖母牛围产期补饲对犊牛初生重和体尺指标的影响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赵德兵

作者: 赵德兵;姜军;王消消;雒自全;谈飞

作者机构:

关键词: 补饲;初生重;犊牛;母牛

期刊名称: 中国畜牧杂志

ISSN: 0258-7033

年卷期: 2012 年 48 卷 13 期

页码: 65-68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摘要: 为研究繁殖母牛妊娠后期额外补饲对犊牛初生重和体尺的影响,本试验选择45头西门塔尔牛×西杂黄牛的杂交成年母牛,根据配种时间、杂交代数将母牛分为2组,其中一组为对照组,按农户的传统方法饲养;一组为试验组,传统饲养方法并额外补饲,产前30 d和产后额外每天补饲500g配合精料,分别测定产后犊牛的初生重和60日龄的体重。结果表明:试验组和对照组的犊牛初生重分别为46.2、1.5 kg,体高为75.6、71.8 cm,犊牛60日龄的体重为111.9、104.6 kg。试验组犊牛初生重、初生体高、60日龄体重、60日龄体高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但两组间犊牛60 d内的日增重没有差异(P>0.05)。表明在营养状况较差时,妊娠母牛后期和哺乳母牛补饲明显提高犊牛初生重和60日龄的体重。

分类号: S823.3

  • 相关文献

[1]不同营养水平日粮对哺乳期安秦杂母牛增重与繁殖及犊牛生长发育的影响. 封元,罗晓瑜,洪龙,黄金涛,张凌青,杜杰,巫亮. 2016

[2]不同全株玉米青贮饲喂量对妊娠期母牛体况、血液指标及后代犊牛的影响. 张相伦,赵增元,陈祥兴,刘桂芬,魏晨,靳青,万发春,李树静. 2021

[3]西杂母牛哺乳期不同营养水平对犊牛生长发育的影响. 封元,马吉锋,洪龙,罗晓瑜,朱跃民,张凌青,巫亮. 2015

[4]技术三:肉用犊牛培育技术. 吴乃科. 2005

[5]小牛肉生产关键技术(二). 宋恩亮,吴乃科,刘晓牧,王桂华. 2007

[6]糖蜜型舔砖对安格斯母牛繁殖性能及犊牛生长性能的影响. 郭万正,赵娜,李容,杜恩存,陈芳,黄静,樊启文,魏金涛. 2024

[7]河流型水牛犊牛初生重影响因素分析. 韦科龙,卢瑛,钟华配,文崇利,梁淦,黄才斌,邓廷贤. 2022

[8]中国规模化牧场哺乳犊牛生长发育现状. 陈天宇,李佳琦,刘帅,肖鉴鑫,王封霞,曹志军. 2021

[9]夏季补饲对放牧条件下泌乳牦牛生产性能及血液生理、生化、抗氧化指标的影响. 曹旭亮,刘虎,杨果,何金峰,肖玲,龙瑞军,周建伟. 2021

[10]不同品种公犊放牧补饲生长发育的研究. 于青云,余雄,周磊,张扬. 2006

[11]大通牦牛犊牛早期培育效果观察. 赵寿保,马进寿,李青云,刘更寿,保广才,武甫德,郭宪,马海福,胡燕斌,马国军,乔元贵,李索南. 2019

[12]提高玉米秸秆在能繁母牛养殖中的作用——以甘浚镇为例. 谈飞,刘灵,张洁,赵德兵,曹琼,张亚一,王消消. 2012

[13]防治母牛不孕 加速牛的繁殖. 童碧泉. 1993

[14]带犊繁育体系母牛养殖经营模式的效益分析. 张亚一,何龙,王琼,赵德兵,李雪娇,曹琼,莫放. 2012

[15]荷斯坦青年母牛用前列腺素PGF2α两次同期处理后发情和移植冻胚受胎效果观. 陈静波,宣柏华. 1998

[16]母牛难产病因学分析及诊治. 邰丽萍,罗生金,王继男. 2021

[17]提高母牛冷配"三率"的探讨. 吉鹏华,贾淑萍,辛庆强,郝宸昉. 2020

[18]饲用油菜对母牛繁殖性能及血液抗氧化指标的影响. 李晓锋,陶虎,熊琪,杨前平,刘波. 2020

[19]奶牛干奶期的饲养管理. 吴乃科,宋恩亮,万发春. 2001

[20]四川省西门塔尔牛染色体检查简报. 于汝梁,陈琳,陈幼春,郭云鹤,孔义,黄松桥,张瑜,谭廉先. 1987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