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明对虾种质资源研究现状与保护策略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刘萍

作者: 刘萍;李健;何玉英;孔杰;王清印

作者机构: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黄海水产研究所

关键词: 中国对虾;种质资源;保护策略

期刊名称: 海洋水产研究

ISSN: 1000-7075

年卷期: 2004 年 25 卷 05 期

页码: 81-86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中国明对虾主要分布在黄、渤海水域 ,是我国重要的渔业资源之一。由于忽视对中国明对虾种群自然状态下遗传多样性的监测 ,缺乏对种质资源进行长期的、有效的管理 ,造成黄、渤海野生群体的遗传多样性下降。目前 ,随着对种质资源的研究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 ,中国明对虾种质资源以及种群遗传学已成为研究热点 ,种群保护也已提到议事日程。这些研究工作的开展将为中国明对虾良种选育提供理论依据 ,相信随着研究工作的继续深入 ,人们会更好、更有效地利用对虾资源。

分类号: S937

  • 相关文献

[1]河南省地方猪种质资源特性与保护利用现状及对策. 张家庆,王献伟,邹靖. 2021

[2]秀丽白虾种质资源研究与保护进展. 徐东坡,张敏莹,刘凯,段金荣,施炜纲. 2010

[3]云南古茶树(园)遗传多样性的ISSR分析. 季鹏章,张俊,王平盛,黄兴奇,许玫,唐一春,梁名志. 2007

[4]跨国公司生物技术知识产权保护策略分析——以棉花转化体MON531为例. 宋敏,刘娜,任欣欣,卢垚. 2014

[5]我国农业知识产权保护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徐卫,郭顺堂,孙利辉,李志宏. 2013

[6]云南大理茶资源遗传多样性的AFLP分析. 季鹏章,汪云刚,蒋会兵,唐一春,王平盛,张俊,黄兴奇. 2009

[7]云南元江普通野生稻(Oryza rufipogon Griff)遗传多样性分析及保护策略研究. 杨庆文,戴陆园,时津霞,张万霞,任军方,苗晗. 2004

[8]华山新麦草(Psathyrostachyshuashanica)的遗传多样性和居群分化研究. 刘文献,李立会,刘伟华,李洪杰,王成社. 2005

[9]东北黑土资源现状与保护策略. 魏丹,匡恩俊,迟凤琴,张久明,郭文义. 2016

[10]青海药用植物资源调查. 马晓岗,杨川陵,王永杰,李希来. 2007

[11]矮牡丹的遗传多样性与保护对策. 邹喻苹,蔡美琳,张志宪,裴颜龙. 1999

[12]渤海中国对虾资源增殖调查. 李忠义,王俊,赵振良,周军,吕振波,董婧,刘茂利,金显仕. 2012

[13]不同饵料组合对中国对虾幼体WSSV携带量及存活率的影响. 肖广侠,孟宪红,孔杰,曹宝祥,刘宁,张庆文,罗坤,李战军. 2013

[14]中国对虾不同凝集素基因应答WSSV侵染的表达差异. 高焕,赖晓芳,王伟继,孟宪红,孔杰. 2012

[15]中国对虾Rab7全长cDNA的克隆及原核表达. 卢金凤,梁高峰,梁艳,黄倢. 2012

[16]5-溴尿嘧啶处理受精卵对中国对虾抗病和生长的影响. 张天时,赖光艳,孔杰,王清印,罗坤,黄雪芹. 2010

[17]中国对虾(Fenneropenaeus chinensis)“黄海3号”新品种的培育. 李健,何玉英,王清印,刘萍,李吉涛,王学忠. 2015

[18]非标记探针HRM法在中国对虾EST-SNP筛选中的应用. 吴莹莹,孟宪红,孔杰,王清印,栾生,罗坤. 2013

[19]中国对虾抗病性状遗传标记筛选及遗传多样性分析. 李素红,张天时,孔杰,孟宪红. 2009

[20]微卫星技术对黄、渤海海域7个不同地理群体中国对虾的遗传结构和遗传分化研究. 孟宪红,孔杰,王清印,刘萍. 2008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