刺槐林不同林龄林分形态及植被特征分析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于耀峰

作者: 于耀峰

作者机构:

关键词: 刺槐林;林龄;林下植被;土壤

期刊名称: 辽宁林业科技

ISSN: 1001-1714

年卷期: 2021 年 003 期

页码: 22-24

摘要: 为探讨辽西干旱地区人工刺槐林生长中植被、土壤等系统的演变特征,揭示刺槐林恢复生态系统的效果,对不同林龄人工刺槐林的地表植被特征、林分形态特征进行研究。结果表明,随着林龄的增加,人工刺槐林平均冠幅先增加后降低,平均高度、胸径逐渐增加,平均分枝数均表现为先增加后降低,物种数先降低再逐渐增加;林下草本植物的密度差异不显著,草本植物的盖度逐渐降低,草本植物的平均高度先降低再增加;土壤的电导率、容重变化趋势表现一致,均为先增加再降低,各处理的总孔隙度表现为林龄6 a> 12 a> 24 a> 18 a;有机碳含量的变化表现为林龄18 a> 24 a> 12 a> 6 a,全氮含量逐渐增加,全磷含量变化趋势不明显,全钾、有效磷表现出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碱解氮的含量逐渐增加。研究表明人工刺槐林能改善干旱地区土壤养分含量,促进草本植被恢复。

分类号: S792.27

  • 相关文献

[1]紫色土区刺槐林极系对土壤结构的稳定作用. 李勇,武淑霞. 1998

[2]不同林龄刺槐林土壤团聚体化学计量特征及其与土壤养分的关系. 孙娇,赵发珠,韩新辉,杨改河,白孙宝,郝文芳. 2016

[3]甘肃泾川中沟小流域刺槐生长盛期树干液流动态分析. 费俊娥,王正安,邸利. 2021

[4]章古台樟子松林下植被生态学特征. 孙海红,刘建华. 2021

[5]桉树人工林林下植被结构的研究. 余雪标,钟罗生,杨为东,龙腾. 1999

[6]封育对人工针叶林林下植物多样性恢复的影响. 鲁绍伟,王雄宾,余新晓,鲁少波,李金海. 2008

[7]落叶松人工林与刺龙牙不同栽培模式对林下植被和土壤特性的影响. 李国升,金鑫,林晓坤. 2021

[8]海南热带雨林国家公园内退营性橡胶林林下自然恢复植被的群落特征变化. 杜春雁,李东海,祁栋灵,杨小波,王伟锋,和绍翠,刘人通,商乃演. 2025

[9]儋州市热科院试验场橡胶园土壤养分状况分析. 王开典,陈展雄,姚行成. 2018

[10]辽西低山丘陵区不同年龄荆条冠层截留降雨模拟实验研究. 吕刚,王磊,张卓,王锋柏,汤家喜,杜昕鹏,董亮,杨聪. 2019

[11]不同林龄凹叶厚朴群落土壤有机碳与氮磷钾分布特征. 段媛媛,李凤姣. 2017

[12]海南西部不同林龄橡胶人工林生态系统土壤有机碳库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管利民,吴志祥,周兆德,谢贵水,杨川. 2012

[13]广西桉树碳氮磷分配格局及其生态化学计量特征. 朱育锋,吴玱,李舒惠,彭晚霞,杜虎,刘永贤,兰秀,宋敏. 2019

[14]章古台不同林龄樟子松人工林土壤水分研究. 韩辉,张学利,宋鸽,马悦,王悦. 2022

[15]不同林龄橡胶(Hevea brasiliensis)林土壤微生物群落和磷组分的变化. 任常琦,王进闯,程汉亭,邹雨坤,李勤奋. 2017

[16]桂北地区不同林龄油茶林碳储量分配格局. . 2017

[17]章古台地区樟子松人工林土壤养分变化规律. 刘建华,孙海红. 2021

[18]不同林龄刺槐叶功能性状差异及其与土壤养分的关系. 段媛媛,宋丽娟,牛素旗,黄婷,杨改河. 2017

[19]不同林龄樟子松人工林根际与非根际土壤生态化学计量特征. 程昊天,孔涛,吕刚,王东丽,张莉莉. 2021

[20]干旱风沙区不同林龄柠条锦鸡儿水分利用特征研究. 王东清,马丽慧,张蕾蕾. 2024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