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流域中稻施肥增产效应及其影响因素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王姣琳
作者: 王姣琳;黄晓萌;王博博;徐新朋;丁文成;杨兰芳;仇少君;赵士诚;何萍
作者机构:
关键词: 长江流域;中稻;施肥;肥料利用率;养分管理;Meta分析;增产效应
期刊名称: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ISSN: 1000-2421
年卷期: 2022 年 41 卷 002 期
页码: 105-114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分析长江流域施用氮、磷和钾肥对水稻的增产效应及其影响因素的贡献率,为该水稻种植区域的养分管理提供依据.数据来源于国际植物营养研究所在中国长江流域开展的水稻田间试验以及通过在中国知网检索关键词为"水稻""水稻+产量"的文献,符合Meta分析标准的氮磷钾数据分别有1107、745和785组.以不施肥处理作为对照,以反应比作为增产效应值,利用Meta分析方法探究施肥对长江流域中稻的增产效应及其影响因素.与不施氮、磷或钾肥处理相比,长江流域中稻施用氮、磷和钾肥均具有显著的增产效应,施用氮、磷和钾肥的产量分别平均增加了35.1%、10.9%和11.9%,其中以氮肥的增产效应最高.不同基础地力水平对水稻增产效应具有显著影响,施用氮、磷和钾肥的增产效应均以低地力土壤(产量<5.0 t/hm2)的增产效应最高,增产率分别为45.9%、15.1%和17.0%.长江流域各省市种植区域中稻施用氮、磷和钾肥的增产效应具有显著差异,以上海市的施氮增产效应最高,为43.9%,以重庆市的施磷和施钾增产效应最高,分别为16.4%和16.1%.施用氮肥在碱性土壤条件下增产效应最好,施用磷和钾肥均在弱酸性(pH 6.0~7.0)土壤条件下最好,增产率分别为39.0%、14.1%和15.7%.不同土壤有机质含量间施用氮和钾肥增产效应具有显著差异,而施用磷肥的增产效应影响不显著.当土壤全氮≤1.0 g/kg、全磷>0.9 g/kg、全钾<13.0 g/kg、碱解氮≤100 mg/kg、速效磷<9.0 mg/kg、速效钾≤70.0 mg/kg时,施氮的增产效应最好;当土壤全磷<0.3 g/kg、全钾>20.0 g/kg、碱解氮>150.0 mg/kg、速效磷≤9.0 mg/kg、速效钾≤70.0 mg/kg时,施磷和钾肥均获得最好的增产效应.低肥力土壤有助于增加施肥的增产效应,然而土壤pH和不同土壤理化性质影响着施肥增产效应,导致长江流域不同省市之间的施肥增产效应存在差异.施用氮肥的增产效应分别在土壤碱解氮、速效磷和速效钾含量较低的土壤上最高,施用磷钾肥的增产效应在土壤碱解氮含量较高和速效磷、速效钾含量较低时最高.施用氮肥在碱性土壤、施用磷肥和钾肥在弱酸性土壤的增产效果最好.因此,各种植区域水稻养分管理应结合土壤pH、有机质及土壤理化性质等方面进行综合考虑,作为肥料投入的依据.
分类号: S511.106
- 相关文献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
-
东北薄层黑土区协调玉米产量和环境效应的氮肥一次性投入阈值
作者:孔丽丽;尹彩侠;张磊;刘志全;侯云鹏;高洪军;徐新朋
关键词:黑土区;玉米产量;环境效应;控释氮肥;氮素利用效率;氮素平衡
-
洞庭湖区典型稻田玉米水稻轮作下土壤-作物系统对施氮措施的响应
作者:房康睿;龙世平;彭斯文;陈山;廖育林;徐新朋;赵士诚;仇少君;何萍;周卫
关键词:玉米水稻轮作;产量;施肥措施;土壤类型;氮肥利用效率;土壤碳氮
-
基于产量反应和农学效率的番茄智能化推荐施肥方法研究
作者:杨秉庚;刘梦娇;丁文成;徐新朋;李明悦;何萍;周卫
关键词:番茄;养分专家系统;产量反应;肥料利用率;推荐施肥
-
我国耕地质量主控因素及提升策略
作者:丁文成;宋大利;周卫
关键词:耕地质量;障碍土壤;耕地监测;耕地改良;耕地培肥;耕地利用
-
我国主要耕地后备资源时空变化特征及可持续利用战略
作者:宋大利;丁文成;周卫
关键词:耕地;耕地后备资源;空间分布;转变
-
华北马铃薯连作土壤微生物残体氮对氮肥用量的响应
作者:吕慧丹;何萍;赵士诚
关键词:马铃薯;土壤矿质氮;微生物残体氮;田间氮平衡;养分专家系统
-
东北半干旱区浅埋滴灌下玉米高产高效的尿素硝酸铵溶液投入阈值
作者:孔丽丽;尹彩侠;侯云鹏;张磊;赵胤凯;刘志全;徐新朋
关键词:玉米;浅埋滴灌;尿素硝酸铵溶液;东北半干旱区;氮素利用效率;氮素表观平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