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性生物增产降解剂对锐尖山香圆生长生理、药效成分及土壤质量的影响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姬红利
作者: 姬红利;陶秀花;虞金宝;陈超;罗云;张洋;李宝光
作者机构:
关键词: 锐尖山香圆;微生物肥料;生长生理;产量;药效成分;土壤有机质;土壤酶
期刊名称: 南方农业学报
ISSN: 2095-1191
年卷期: 2022 年 003 期
页码: 803-812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目的】探讨活性生物增产降解剂对锐尖山香圆的应用效果,以期为锐尖山香圆微生物肥料选择及合理施用提供理论依据,也为今后锐尖山香圆提质增效的规模化种植提供技术参考。【方法】以1年生锐尖山香圆为试验材料,设叶面喷施(T1,1∶30;T2,1∶50;T3,1∶100)、灌根(T4,1∶100;T5,1∶200;T6,1∶300)、叶面喷施+灌根(T7,T1+T4;T8,T2+T5;T9,T3+T6)9个施肥处理,以同步等量施清水为对照(CK),比较活性生物增产降解剂不同处理对锐尖山香圆生长生理指标、药效成分及土壤有机质含量和土壤酶活性的影响。【结果】与CK相比,施用活性生物增产降解剂可明显促进锐尖山香圆生长,除T9处理降低株高外,其余处理均可增加株高和单叶厚度,扩大单叶面积,提高折干率与药材干重;其中,T8处理显著增加株高19.5%(P<0.05,下同);T1处理显著增加干重73.4%、折干率31.7%、单叶厚度27.1%和单叶面积47.3%。从生理指标来看,T5处理可降低叶片各项生理指标,T7~T9处理也降低了叶绿素和脯氨酸含量,而T2处理对叶片生理指标的影响最优,较CK显著提高叶绿素含量35.5%、可溶性蛋白含量60.0%、脯氨酸含量94.6%和过氧化物酶(POD)活性82.7%,其次为T1和T4处理。从药效成分来看,T3处理的女贞苷含量和T1处理的野漆树苷含量最高,分别较CK增加59.4%和83.3%,其次为T5和T6处理。从土壤质量来看,除T3和T6处理外,其他处理均可有效改善土壤质量,尤其是T2处理较CK显著提高有机质含量76.1%、脲酶活性12.3%、蔗糖酶活性483.3%、酸性磷酸酶活性18.7%,其次为T1和T5处理。采用隶属函数法对生长生理、药效成分和土壤质量进行综合评价,不同处理的综合排序为T1处理>T2处理>T4处理>T7处理>T6处理>T9处理>T5处理>T8处理>T3处理>CK。【结论】综合考虑锐尖山香圆形态指标、生理性状、产量及药效成分等,叶面喷施活性生物增产降解剂的效果优于灌根,且叶面喷施浓度以低浓度(1∶30~1∶50)为宜,可有效促进锐尖山香圆生长、提高产量,同时增强抗性并提高药效。
分类号: S567.19
- 相关文献
[1]甘南高寒草甸采矿活动及植被恢复方式对土壤有机质和酶活性的影响. 张卫雄,孙其河,余志峰,穆秋月,王玉功,吴正国,刘金荣. 2020
[2]主要栽培技术对“姜三七”产量与药效成分的影响. 何海旺,谭冠宁,王晖,韦本辉. 2011
[3]黑汁缘微生物肥料在番茄上的应用. 马洪英,靳力争. 2015
[4]化肥减施结合菌肥对寒地粳稻产量及肥料利用率的影响. 李杰,姬景红,李玉影,刘双全,佟玉欣,郑雨,李伟群. 2019
[5]施用微生物肥料对我国玉米产量影响的Meta分析. 甘元炜,冯小杰,李永华,杨璐,宁鹏. 2023
[6]施用微生物液体肥料对香蕉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彭智平,杨少海,操君喜,张锦平,黄金文,黄玉莲. 2007
[7]种衣剂减量下增施菌剂和肥料对小麦光合、产量、蚜虫及白粉病防控的影响. 易军,符慧娟,李星月,李其勇,张鸿. 2024
[8]微生物菌肥对温室番茄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孟阿静,马彦茹,杨新华,王新勇,葛春辉,孙九胜. 2014
[9]五种经济树种水浸提液对锐尖山香圆种子萌发的化感作用. 周勇辉,郭崇炎,罗素梅,陶秀花,周蓉,刘淑媛,赖金莉,蔡继鸿,刘小平. 2023
[10]锐尖山香圆基因组DNA提取方法比较研究. 刘小平,郭崇炎,周蓉,周勇辉,罗素梅,廖海红,陶秀花. 2022
[11]锐尖山香圆生物学特性及其容器育苗技术研究. 陶秀花,江军,罗惠文,李弟,罗永松. 2020
[12]紫花苜蓿——小麦轮作对小麦产量与土壤有机质的影响. 马伦兰,马培杰,苏生. 2017
[13]有机肥与无机肥配施对作物产量和土壤养分含量的影响. 王亚艺,蔡晓剑,李松龄. 2015
[14]轮耕条件下土壤改良及春玉米增产增收效果研究. 王平,陈娟,谢成俊,王国宇,温健,张丽娟. 2018
[15]土壤有机质对“红富士”苹果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焦蕊,于丽辰,贺丽敏,郝宝峰,许长新. 2011
[16]不同冬季作物对稻田蚯蚓及蚯蚓粪产量的影响. 李超,赵杨,郭立君,程凯凯,唐海明,黄敏,汤文光,文丽,汪柯,崔婷,肖小平. 2021
[17]鄂伦春旗耕地土壤有机质含量的时空变化趋势及其与大豆产量的关系. 高玉秋,徐彩龙,马立晖,杨舟,吴存祥,韩天富. 2021
[18]植物源有机肥对黄桃产量、品质及桃园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 徐四新,董雪,毛瑷璇,王海,何玮杰,沈寒. 2022
[19]小麦秸秆还田对小麦、花生产量及土壤肥力的影响. 王才斌,朱建华,成波,张礼凤,孙秀山. 2000
[20]红心萝卜沼肥试验效果的分析. 张再起,张智,杨丽娜,甘彩霞,崔磊,邓晓辉,李双来. 2021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
-
江西食用豆种质资源调查分析与优异资源筛选
作者:辛佳佳;张南峰;涂玉琴;张洋;关峰;汤洁
关键词:食用豆;种质资源;鉴定评价;优异种质
-
中国油茶增产格局及其贡献因素分析
作者:严茂林;郭丹;周晓亮;刘自搏;张洋
关键词:油茶;增产;LMDI模型;贡献因素
-
月季3种病毒RT-LAMP检测方法的建立及应用
作者:李振锋;袁志豪;陆月霞;罗云;黄冬华;王国平;蔡丽
关键词:月季;病毒;RT-LAMP;检测方法
-
河南省犊牛腹泻7种病原流行情况调查
作者:王向佩;秦帅;冯亚杰;张洋;刘晓曼;孙贝贝;张震
关键词:隐孢子虫;BCoV;BRV;BVDV;混合感染
-
秸秆还田影响农田土壤健康研究进展
作者:张子怡;张洋;文炯;彭芝;苏世鸣;王亚男;张楠;吴翠霞;周丽;解学仕;曾希柏
关键词:秸秆还田;土壤健康;调控;影响因素
-
响应面法优化百香果籽油水酶法提取工艺研究
作者:彭杨;黄珊;吕都;卢扬;唐健波;陈超
关键词:百香果;百香果籽;植物油;酶制剂;水酶法;响应面法;工艺优化;提取率
-
猪舍智能作业机器人导航技术研究进展
作者:岳健民;朱君;刘胤池;赵宇亮;贾楠;陈超;李斌
关键词:生猪养殖;导航技术;智能机器人;路径规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