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机水稻—红花草轮作对有机稻产量及土壤肥力的影响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刘亚柏

作者: 刘亚柏

作者机构:

关键词: 有机水稻;红花草;轮作;土壤肥力;产量;经济效益;小麦

期刊名称: 江苏农业科学

ISSN: 1002-1302

年卷期: 2014 年 42 卷 12 期

页码: 72-74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摘要: 为了提高有机水稻田土壤质量,更好地发展有机水稻,在有机水稻生产区实行有机水稻—红花草轮作、有机水稻—小麦轮作种植模式试验。结果表明,有机水稻—红花草轮作模式下水稻株高、穗长分别比有机水稻—小麦轮作模式高5.7%、7.5%,有效穗增加83.54万穗/hm2,饱满率提高19.80百分点,千粒质量增加0.32 g,稻谷产量增加3 206.88 kg/hm2,稻田土壤有机质含量年增加5.24 g/kg,高于有机水稻—小麦轮作模式;但可能是因为有机水稻长势好、产量高,有机水稻—红花草轮作模式下的土壤全氮、速效磷、速效钾年增幅均低于有机水稻—小麦轮作模式。有机水稻—红花草轮作模式下有机稻产量及土壤肥力持续稳定增长,是有机生产培肥地力的重要模式之一。

分类号: S511`S55

  • 相关文献

[1]氮磷钾对红花草固氮根瘤菌生长及种植后土壤肥力的影响(英文). 刘亚柏,朱庆锋,毕道杰,王润芳. 2016

[2]氮磷钾对红花草固氮根瘤菌生长及种植后土壤肥力的影响. 刘亚柏,王润芳. 2015

[3]长期施氮磷钾肥对轮作作物产量及土壤肥力影响. 孙克刚,张桂兰,王英,崔转铃,张学斌. 1999

[4]桂闽引象草不同轮作栽培模式研究. 付薇,陈伟,韩永芬,苏生,桂永清. 2019

[5]烟草-早熟食用豆轮作模式研究. 曹明锋,宁尚辉,祝利,梅光军,彭斯文,卢红玲,张清壮,龙世平. 2019

[6]甘蓝-二月兰轮作模式下化肥减施对甘蓝产量和经济效益的影响. 冯伟,胡文娟,刘振宇,智健飞,谢楠,高玉霞,刘雅祯,刘忠宽. 2021

[7]黑土实施免耕对玉米和大豆产量及经济效益的影响. 周桂玉,张晓平,范如芹,梁爱珍,黄丹丹,杨学明. 2015

[8]减量化肥配施紫云英绿肥对早稻种植效益及晚稻后效的影响. 詹鹏,黄琳,李培根,周剑雄. 2020

[9]南方红壤区稻-稻连作体系下氮肥减施模式研究. 侯红乾,冀建华,刘光荣,刘益仁,刘秀梅,程正新,杨俊诚,文石林. 2012

[10]酒精废液配施化肥对香蕉产量和土壤肥力的影响. 苏祖祥,牟海飞,林茜,韦绍龙,庞朝安,刘洁云,李小泉,张进忠. 2014

[11]化肥减量配施羊粪对杧果产量、品质及土壤肥力的影响. 郭广正,康专苗,罗辉,王代谷,党志国,何凤平,朱文华,张燕,李向勇. 2023

[12]绿营高~(TM)有机生态肥对水稻生育和产量及经济效益的影响. 禹盛苗,金千瑜,朱练峰,欧阳由男,许德海. 2007

[13]紫花苜蓿——小麦轮作对小麦产量与土壤有机质的影响. 马伦兰,马培杰,苏生. 2017

[14]豆麦轮作区麦秸长期还田对作物产量及土壤化学性质的影响. 王秋菊,姜宇,周鑫,米刚,刘鑫,李婧阳,刘峰,中本和夫,黄丹萍. 2019

[15]胡麻/小麦间作与胡麻-小麦轮作对土壤理化特性及胡麻生长的影响. 王立光,叶春雷,陈军,李进京,罗俊杰. 2021

[16]氮肥减施对黄褐土区小麦-玉米轮作体系产量和氮素吸收利用的影响. 李凌云,和爱玲,杨焕焕,刘高远,郭中义,杜君. 2023

[17]葱麦轮作模式下菌渣有机肥与氮肥配施对作物产量、品质的影响. 马征,崔荣宗,宫志远,谭德水,张柏松,董晓霞,魏建林. 2019

[18]不同肥力水平土壤小麦的氮磷钾肥料效应及养分吸收利用研究——以太湖流域丹阳市为例. 郑网宇,陈功磊,吴迪,张辉,蒋国龙. 2019

[19]不同耕作模式对土壤肥力和小麦产量的影响. 衣明圣,李玉杰,李玉伦,郑欣欣,王法宏,王宗帅. 2018

[20]小麦地力培肥技术. 吕丽华,刘茜,贾秀领. 2016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