昼夜节律与雌激素协同调控哺乳动物生殖的研究进展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王唯

作者: 王唯;贺小云;储明星

作者机构:

关键词: 哺乳动物;昼夜节律;雌激素;下丘脑视交叉上核;繁殖调控

期刊名称: 畜牧兽医学报

ISSN: 0366-6964

年卷期: 2023 年 005 期

页码: 1771-1781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昼夜节律系统是哺乳动物的内部计时系统,在大多数动物中,下丘脑视交叉神经上核(suprachiasmatic nucleus, SCN)是主要的昼夜节律时钟,通过协调动物机体各个组织的时钟使内部节律与环境周期一致。SCN核心区细胞能够直接从内在光敏视网膜神经节细胞(intrinsically photosensitive retinal ganglion cell, ipRGCs)接收光信号,其内源性振荡决定了整个动物的行为和生理节律。雌激素能够调节哺乳动物的多个生理过程,包括但不限于发情周期的节律行为,雌激素通过和SCN协同调节GnRH分泌、LH峰以及排卵,最终影响哺乳动物的生殖过程。本文综述了哺乳动物雌激素分泌和昼夜节律、雌激素和昼夜节律之间的分子联系以及二者对雌性哺乳动物繁殖调控机制3个方面的最新研究进展,以期为深入探究雌性哺乳动物繁殖的节律和激素调控机制提供参考。

分类号: S814.1

  • 相关文献

[1]鸟嘌呤核苷酸结合蛋白q多肽在哺乳动物繁殖调控中的研究进展. 王唯,贺小云,储明星. 2023

[2]光周期调控动物繁殖的信号通路研究进展. 薛海龙,赵蒙,常彤,许保增. 2020

[3]Wip1基因对动物繁殖及免疫的调节作用. 王悦,郑云曦,徐松松,向光明,李华,王楠,冯政,李奎,牟玉莲. 2022

[4]姜黄素吸收代谢及其对家禽繁殖调控作用研究进展. 王君雁,阮栋,蒋守群. 2024

[5]牦牛繁殖调控技术研究进展. 罗文泽,裴杰,包鹏甲,吴晓云,丁学智,胡俊杰,郭宪. 2018

[6]GnRH的生物学作用及其类似物在马属动物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李泽廷,苏少锋,赵俊利,孙培陪,白晋宇,吴海青. 2023

[7]miR-141-3P和miR-346在对靶基因FSHR的识别与验证. 许橙,韩东旭,袁宝,张国梁,吴健,陈健,戴立胜,姜昊,高妍. 2015

[8]布氏田鼠GnRH基因克隆及不同组织和发育阶段的基因表达特征. 陈燕,李宁,王大伟,任飞,宋英,郭聪,刘晓辉. 2017

[9]CREBRF基因及其功能研究进展. 张艳敏,刘颖,李文通,杨亚岚,葛长利,陈其美,周荣,李奎. 2019

[10]不同光照条件对兴国灰鹅FSHβ、PRL和VIP基因mRNA表达水平的影响. 魏岳,武艳平,刘林秀,季华员,黄江南,谢明贵,陈受金,谢金防. 2016

[11]栉孔扇贝面盘幼虫和稚贝的滤水率昼夜节律. 杜美荣,方建光,毛玉泽,张继红,葛长字,蒋增杰,高亚平. 2012

[12]双委夜蛾成虫主要活动节律和卵孵化节律. 董少奇,田彩虹,郭线茹,袁星星,汤金荣,王鑫辉,赵曼. 2021

[13]不同波长LED灯对铜绿丽金龟和暗黑鳃金龟的田间诱捕效果. 许亚岚,潘洪生,梁革梅,杨益众,陆宴辉. 2020

[14]花鲈垂体和下丘脑中生物钟基因在3种光周期下的表达节律分析. 袁满,王鹏飞,闫路路,赵超,范嗣刚,陈祥,邱丽华. 2020

[15]棉铃虫生物钟基因HeDbt的克隆和表达模式分析. 闫硕,刘彦君,张馨方,朱家林,李贞,刘孝明,张青文,刘小侠. 2018

[16]西藏地区奶牛夏秋季鼓膜温度昼夜节律及影响因素分析. 李佳伟,张海亮,许静漪,杨轩宁,王佳欣,张子豪,扎西贡嘎,李斌,徐青,王雅春. 2024

[17]植物昼夜节律及其对非生物逆境的响应. 高晓敏,王琚钢,刘亚男,马海洋,陈菁,石伟琦. 2017

[18]采前光照节律对LED红蓝光下水培生菜生长及营养元素吸收的影响. 邵明杰,刘文科,周成波,王奇,李宝石. 2020

[19]蒺藜苜蓿叶绿素酸酯a加氧酶(MtCAO)基因的克隆与功能分析. 刘文文,崔会婷,尉春雪,龙瑞才,康俊梅,杨青川,王珍. 2020

[20]基于水声学的阳宗海鱼类行为特征及其资源评估. 张丽媛,杨剑虹,熊清海,田敏,王慧,曲品,蒋荣明,寇春妮,武智. 2024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