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牡丹的花部特征和繁育系统研究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杨勇

作者: 杨勇;骆劲涛;张必芳;宋会兴;刘光立;曾秀丽

作者机构:

关键词: 四川牡丹;花部特征;开花进程;访花昆虫;授粉方式;繁育系统

期刊名称: 植物资源与环境学报

ISSN: 1674-7895

年卷期: 2015 年 24 卷 04 期

页码: 97-104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对分布于四川阿坝的四川牡丹(Paeonia decomposita Hand.-Mazz.)的花部特征和开花动态进行了观察,并通过分析花粉活力、估算杂交指数(OCI)、控制授粉方式和观察访花昆虫对其繁育系统进行了研究。四川牡丹花部主要特征为:花色粉红色至红紫色,随开放时间延长渐变为粉白色;辐射状花冠,花瓣8~12枚;多体雄蕊128~203枚,花丝白色,花药黄色,有雄蕊瓣化现象;柱头位于心皮顶部,黄色;边缘胎座,心皮2~7枚,单个心皮含胚珠8~33枚;开花过程中均散发花香,但随花期延长花香略有变化。该种的群体花期相对集中,为4月中旬至5月中旬,但不同年份间略有差异;单花花期多数为6~8 d,整个开花过程中花药与柱头基本处于同一平面,雄蕊先熟。从开花第1天至第6天,该种的花粉活力先升高后降低,其中开花第3天至第5天花粉活力较高(约80%);从开花第2天起柱头普遍具有可授性,长达9 d,开花第5天至第8天柱头可授性最强;花粉具活力和柱头具可授性的重叠时间为5 d;该种的OCI值为4,花粉/胚珠比(P/O)为207 220。四川牡丹花期不分泌花蜜,花粉是传粉昆虫的惟一报酬;主要访花昆虫为蜜蜂(Apidea)、食蚜蝇(Syrphidae)和花金龟(Cetoniinae),其中前2类昆虫可能为该种的有效传粉者,而花金龟的传粉效率较低。授粉实验结果显示:2012年和2014年自然授粉植株的平均结籽率最高,为23.76%;而异株异花人工授粉和同株异花人工授粉植株的平均结籽率均较低,分别为18.33%和11.04%。研究结果表明:四川牡丹的繁育系统属于异交,部分自交亲和,不存在无融合生殖,需要传粉者授粉。

分类号: S685.11

  • 相关文献

[1]罗望子花部综合特征和繁育系统初步研究. 雷虓,瞿文林,沙毓沧,段曰汤,马开华,金杰,赵琼玲,宋子波. 2019

[2]多花指甲兰开花特性与繁育系统研究. 郑棚汭,董春燕,陈之光,徐言,葛红,杨树华,赵鑫,寇亚平,朱晋宇,贾瑞冬,武荣花. 2024

[3]锈叶杜鹃的开花特性及繁育系统研究. 白天,关文灵,宋杰,解玮佳,李世峰. 2014

[4]报春花属滇海水仙花开花传粉特性研究. 李叶芳,关文灵,邵长芬,李世峰,宋杰. 2012

[5]黑果枸杞的花部结构及繁育系统特征. 戴国礼,秦垦*,曹有龙,焦恩宁,张波. 2013

[6]长药八宝(Hylotelephiumspectabile)花部特征及自然繁育体系研究. 赵凯,彭佳佳,杨哲,刘春,肖建忠. 2014

[7]灯盏花的繁育系统与访花昆虫初步研究. 李林玉,杨丽英,王馨,谷安宇,杨斌,严世武,李绍平. 2009

[8]香石竹开花结实生物学研究. 周旭红,莫锡君,王继华,陈敏,龙江,卢珍红,桂敏. 2011

[9]长药八宝(Hylotelephium spectabile)花部特征及自然繁育体系研究. 赵凯,彭佳佳,杨哲,刘春,肖建忠. 2014

[10]四川牡丹部分野生居群种子脂肪酸组分比较. 杨勇,刘佳坤,曾秀丽,吴云,宋会兴,刘光立. 2015

[11]不同种植方式夏花生开花物候与结果习性. 张俊,汤丰收,刘娟,臧秀旺,董文召,张忠信,苗利娟,刘华,徐静. 2015

[12]林芝地区八一镇食蚜蝇科访花昆虫区系(双翅目). 潘朝晖,王保海,霍科科. 2010

[13]黄槐决明访花昆虫调查及访花行为研究. 贺兴江,韦小平,黎华君,李应. 2020

[14]意大利蜜蜂和苜蓿切叶蜂为紫花苜蓿授粉访花行为比较. 武敏,张旭凤,张云毅,宋怀磊,武文卿,宋佳奇,郭媛. 2020

[15]香菜访花昆虫种类及优势种访花规律研究. 蒲德强,刘虹伶,伍兴隆,王小强,毛建辉,房超,蔡鹏,李跃建. 2020

[16]国内访花传粉昆虫研究的文献计量学分析. 武文卿,李川,邵有全. 2015

[17]杏开花与落花动态及访花昆虫调查. 宫庆涛,武海斌,张坤鹏,牛庆霖,孙瑞红. 2017

[18]全红型软枣猕猴桃花器结构和开花授粉生物学特性. 齐秀娟,张绍铃,方金豹. 2011

[19]杏开花与落花动态及访花昆虫调查. 宫庆涛,武海斌,张坤鹏,牛庆霖,孙瑞红. 2017

[20]赣湘鄂三省荷花访花昆虫种类及群落多样性分析(英文). 张旭凤,邵有全. 2014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