丛枝菌根真菌和解磷细菌双接种对小麦磷肥利用率的影响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殷小冬
作者: 殷小冬;李其胜;顾大路;杨文飞;杜小凤;刘汉松;文廷刚;李可;宋佳敏;诸俊;贾艳艳
作者机构:
关键词: 丛枝菌根真菌;解磷细菌;小麦;磷肥吸收利用率
期刊名称: 江西农业学报
ISSN: 1001-8581
年卷期: 2024 年 002 期
页码: 54-60
摘要: 试验采用单因素随机区组设计,以接种复合灭活菌剂为对照,分析了2种丛枝菌根真菌(Rhizophagus irregularis,RI;Glomus intraradices,GI)和4种解磷细菌(Bacillus amyloliquefaciens,BA;Bacillus megaterium,BM;Arthrobacter pascens,AP;Bacillus subtilis,BS)双接种对小麦生长和磷肥利用率的影响。结果表明:(1)与对照相比,接菌组小麦的菌根侵染率、产量、速效磷含量均显著提高,而土壤pH值显著下降,小麦产量和速效磷含量在接菌处理下分别提高了7.31%~27.00%和19.03%~60.35%。(2)GI+AP处理的产量最高,添加RI接菌组的速效磷含量、碱性磷酸酶活性均高于添加GI的接菌组,其中以RI+BS处理的最高;RI+BS和RI+BA处理的磷肥吸收利用率最高,分别为30.86%和27.94%。(3)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小麦磷肥吸收利用率与菌根侵染率、籽粒重、籽粒磷含量、速效磷含量、碱性磷酸酶活性呈极显著正相关,与叶片磷含量呈显著正相关,与土壤pH值呈极显著负相关。综上,双接种丛枝菌根真菌和解磷细菌有利于增强土壤碱性磷酸酶活性、增加土壤速效磷含量、降低土壤pH值,从而提高小麦产量和磷素积累量,其中RI+BS处理对小麦磷肥利用率的提高作用最为显著。
分类号: S512.1
- 相关文献
[1]丛枝菌根真菌和解磷细菌复合接种对水稻丛枝菌根真菌侵染率和肥料利用率的影响. 殷小冬,贾艳艳,李其胜,徐莉,焦加国,李青,杨文飞,杜小凤,顾大路. 2023
[2]小麦根际与非根际解磷细菌的分布. 赵小蓉,林启美,孙焱鑫,张有山,王幼姗. 2001
[3]枣麦间作条件下菌丝网络对间作小麦生长的影响. 乔旭,薛丽华,陈兴武. 2018
[4]解磷细菌的应用效果. 王亚艺,蔡晓剑,李松龄,李全辉. 2014
[5]烟株根围土壤解磷巨大芽孢杆菌的鉴定及其解磷能力研究. 梁留阳,赵一通,张琳琳,康业斌,苗圃,赵世民,李淑君. 2020
[6]解磷细菌研究进展与应用前景. 郎敬,杨洪一,李丽丽,来永才. 2014
[7]解磷细菌解磷机制研究进展及其在水稻上的应用. 潘林,弥春霞,徐青山,魏倩倩,孔亚丽,朱练峰,田文昊,朱春权,张均华. 2024
[8]不同改良剂对苏打碱土磷有效性影响的研究. 李晓娜,张强,陈明昌,章衡. 2005
[9]四种典型虾池的磷含量及解磷细菌数量分析. 胡晓娟,文国樑,李卓佳,徐煜,徐武杰,杨铿,苏浩昌,曹煜成. 2017
[10]山东主要土类的解磷细菌及其与供磷特性的相关分析. 王健,刘波,陈文,孟庆华,刘继永. 2008
[11]解磷细菌对7种常见抗生素的抗性研究. 梁艳琼,贺春萍,郑肖兰,吴伟怀,李锐,雷照鸣. 2013
[12]高效有机磷降解BR133和BR57的分离和鉴定. 吴翔,甘炳成,张小平. 2011
[13]解磷细菌Burkholderia的分离鉴定及对香草兰生长和P吸收的影响(英文). 赵青云,邢诒彰,王辉,庄辉发,宋应辉,朱自慧. 2018
[14]一株人参根区解磷细菌的筛选、鉴定及对人参生长的影响. 李乐,孙海,刘政波,张春阁,张亚玉. 2017
[15]我国微生物肥料生产应用的若干问题及对策建议. 葛诚,李俊,沈德龙. 2001
[16]解磷细菌筛选鉴定及其在香草兰上的应用效果研究. 王辉,邢诒彰,王华,庄辉发,朱自慧,宋应辉,赵青云. 2016
[17]细菌解磷能力测定方法的研究. 赵小蓉,林启美,孙焱鑫,姚军,张有山. 2001
[18]解淀粉芽胞杆菌PHODG36的解磷、促生及防治马铃薯黑痣病的功能分析. 张晓云,丛蓉,于稳欠,郭庆港,李社增,马平. 2023
[19]解磷细菌接种对热研2号柱花草生长与土壤酸化的效应. 覃丽金,王真辉,陈秋波,白昌军. 2008
[20]10种热带牧草根际高效解磷细菌的筛选及其培养条件. 覃丽金,杨礼富,袁坤,陈秋波,王真辉. 2009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
-
二氢卟吩铁可溶粉剂不同使用方式及用量对小麦生长的影响
作者:李可;顾大路;杜小凤;蒋伟勤;车阳;宋佳敏;文章荣;杨文飞;徐永刚;杨威
关键词:0.02;二氢卟吩铁可溶粉剂;小麦;使用方式;用量
-
浅析苏北地区冬油菜蕾薹期应对干旱逆境的策略
作者:尤杰;蒋守华;李江鹏;杨文飞;王礼伟
关键词:苏北地区;冬油菜;蕾薹期;干旱;水氮耦合调控
-
早熟优质宜机采棉花新品种'徐棉608'的选育
作者:赵明明;胡新燕;李卫华;李可;王康;陈晓光
关键词:早熟棉;‘徐棉608’;品种选育;产量;品质
-
基于主成分分析法的9个品种蓝莓品质评价
作者:梁钰梅;李可;林籽汐;李晓梅;周劲松;廖茂雯;林昊然;朱永清;李华佳;刘刚
关键词:蓝莓;加工适宜性评价;抗氧化性;主成分分析
-
水稻冷害成灾机制与调控机理研究进展及展望
作者:李可;蒋伟勤;车阳;杜小凤;杨文飞;顾大路
关键词:水稻;冷害;调控;育种;调优栽培;研究进展
-
基于主成分分析和聚类分析的李子果实品质综合评价
作者:李可;林籽汐;刘佳;廖茂雯;袁怀瑜;梁钰梅;潘翠萍;郭南滨;朱永清;张国薇;李华佳
关键词:李子;品质;主成分分析;聚类分析;综合评价
-
过表达MeERF72对C3木薯淀粉合成的影响
作者:廖明馨;李可;李梦桃;鲍茹雪;陈新;王文泉
关键词:木薯(Manihot esculenta Crantz);淀粉生物合成;ERF基因;蔗糖合成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