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小麦品种航天诱变后代性状分析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王美芳

作者: 王美芳;杨会民;杨攀;何宁;吴政卿;李巍;徐福新;刘加平;雷振生

作者机构:

关键词: 冬小麦;航天诱变;农艺性状;品质

期刊名称: 核农学报

ISSN: 1000-8551

年卷期: 2011 年 25 卷 05 期

页码: 7-12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8个品种冬小麦的种子搭载实践8号育种卫星后经过连续多年种植选择,对其SP2、SP3代农艺性状及品质性状进行诱变效应分析。结果表明,小麦种子经航天诱变后能引起后代表现型的广泛变异,但不同品种、不同性状对空间环境的敏感性、诱变效果不同,SP2代新麦8、郑麦366的表现型突变频率分别达13.2%、12.5%。SP3代株高、穗长、产量性状、品质性状的变异尤为突出,其中,周麦18的诱变后代中出现高白度和强筋材料,白度值和稳定时间分别达82.9%和20min。这些突变性状在后代中会产生分离和遗传,多数分离类型通过后代的单穗或单株选择可以使其性状趋于稳定。

分类号: S512.11

  • 相关文献

[1]甘蓝型油菜品种航天诱变后代性状分析. 王伟荣,孙超才,蒋美艳,李延莉,杨立勇,周熙荣. 2015

[2]棉花航天诱变的农艺性状变化及突变体的多态性分析. 宋美珍,喻树迅,范术丽,武晓军,原日红. 2007

[3]棉花航天诱变敏感材料的筛选及多态性分析. 彭振,宋美珍,喻树迅,范术丽,于霁雯,冯丽娜,龚文芳. 2010

[4]国审冬小麦新品种京冬18的选育. 单福华,田立平,庞斌双,高新欢,任立平,侯淑敏,张凤廷. 2012

[5]冬小麦新品系农艺性状配合力分析. 庞春明. 1994

[6]底墒和施肥对旱地冬小麦主要特性的影响. 高育锋,王勇. 2009

[7]斯洛伐克104份冬小麦种质资源农艺性状的分析及评价. 赵明辉,李会敏,孟祥海,乔文臣,赵凤梧,Daniela Benedikova,Pavol Hauptvogel,Edita Gregova. 2014

[8]宁夏南部山区冬小麦抗旱指标鉴定研究. 邵千顺,王斐,王克雄,任小龙,杨琳. 2018

[9]喷施生物微肥对冬小麦生长发育及产量的影响. 郑春风,任伟,杨攀,吴长城,车军,徐福新,吴政卿,马卫民,曹源. 2018

[10]播种前土壤喷施复合营养剂对冬小麦农艺性状及产量的影响. 任伟,郑春风,杜君,孙克刚. 2019

[11]冬小麦产量与主要农艺性状的灰色关联度分析. 侯小峰,左联忠,王彩萍,赵吉平,郭鹏燕,郭兆萍. 2014

[12]甘肃省近年来育成冬小麦品种农艺性状的区域表现及遗传多样性分析. 张雪婷,杨文雄,曹东. 2016

[13]冬小麦杂种优势表现及分析. 李会敏,赵明辉,王广才,赵凤梧,刘冬成,DANIELA Benedikova,PAVOL Hauptvogel. 2011

[14]限量灌溉对冬小麦农艺性状与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 程俊,武继承,尚莉,管秀娟. 2008

[15]温室内冬小麦农艺性状的相关性研究. 吕孟雨,赵和,温之雨,王海波. 2006

[16]冬小麦主要农艺性状的杂种优势和配合力分析. 王玉斌,逯腊虎,武计萍,张婷,李大鹏. 2014

[17]山东省不同年代主推冬小麦品种与土壤肥力相互关系的研究(英文). 贾文斌,丁汉凤,宫永超,蒲艳艳,李娜娜. 2017

[18]秸秆还田条件下不同氮肥运筹对冬小麦产量、农艺性状及氮素利用效率的影响. 周海燕,吴德敏,李彦,张英鹏,刘兆辉,江丽华. 2011

[19]冬小麦抗白粉病性与主要农艺性状间的相关分析. 侯小峰,刘静,左联忠,王彩萍,赵吉平,郭鹏燕,郭兆萍. 2016

[20]气温变化背景下中国黄淮旱地冬小麦农艺性状的变化特征——以山西临汾为例. 刘新月,裴磊,卫云宗,张正斌,高辉明,徐萍. 2015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