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膜尿素与普通尿素掺混施用方式对土壤脲酶及春玉米生长的影响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张莉

作者: 张莉;熊波;卢闯;翟振;蒋彬;李传友;衣文平;逄焕成;李玉义

作者机构:

关键词: 春玉米;施用方式;包膜控释尿素;脲酶;净光合速率;保护酶

期刊名称: 中国土壤与肥料

ISSN: 1673-6257

年卷期: 2017 年 01 期

页码: 40-44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采用大田试验,以不施氮为对照,采用释放期为60 d的包膜控释尿素(30%)与普通尿素(70%)掺混,研究了其不同施用方式(侧施、底施、分层施)对土壤脲酶及春玉米叶片净光合速率、保护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相同施氮水平下,底施处理0~40 cm土壤脲酶活性显著高于侧施和CK,尤其是在春玉米抽雄、灌浆期,但底施与分层施处理间没有显著差异。其中0~20 cm土层底施处理脲酶均值高于分层施、侧施和CK,分别为4.03%、55.94%和58.01%;20~40 cm土层底施处理脲酶均值高于分层施、侧施和CK,分别为3.77%、57.07%和67.37%。各处理植株和籽粒全氮含量变化趋势也基本一致,均表现为底施>分层施>侧施>CK。采用底施处理在抽雄与灌浆期较分层施、侧施和CK叶片净光合速率平均值分别高3.61%、11.42%和33.43%,同时底施还提高了叶片超氧化物岐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和过氧化物酶(POD)活性。与分层施、侧施、CK相比,采用包膜尿素与普通尿素掺混底施春玉米产量分别增加0.42%、5.81%、49.23%。采用包膜控释尿素与普通尿素掺混底施效果明显且减少成本,是适宜北京地区推广的施用方式。

分类号: S513

  • 相关文献

[1]不同释放天数包膜控释尿素在春玉米上的应用研究. 衣文平,屈浩宇,许俊香,刘亚平,赵玲,肖强,武良,曹兵,徐秋明. 2012

[2]北京地区不同施肥方式对土壤脲酶及春玉米生长的影响. 高娇,熊波,卢闯,翟振,蒋彬. 2016

[3]肥料不同施用方式对水稻早衰的影响. 叶春升,罗奇祥,张福群,谢金水,李祖章. 2006

[4]基施钾肥有效提高内蒙古河套灌区向日葵产量和油分品质. 段玉,张君,安昊,景宇鹏,靳存旺,赵娜,李书田. 2018

[5]分蘖肥施用方式对水稻产量的影响. 刘春安,陈盈. 2020

[6]甘薯自然富硒能力测定及施硒方式对甘薯硒含量的影响. 邢颖,梁潘霞,黄太庆,江泽普. 2017

[7]不同沼液施用方式对玉米农艺性状及产量的影响. 赵新颖,高星爱,那伟,解娇,黄枭,赵新宇,祝延立. 2013

[8]钙处理对巨峰葡萄贮藏品质的影响. 刘鑫铭,陈婷,雷龑. 2022

[9]外源磷及腐植酸施用方式对灰漠土有效磷含量的影响. 王斌,朱靖蓉,许咏梅,刘骅,杨涛,马兴旺. 2011

[10]樱桃园养分管理技术. 李壮,车升国. 2023

[11]球孢白僵菌两种施用方式对侵染桔小实蝇的影响及田间的防治效果. 潘志萍,李敦松,黄少华,曾玲. 2014

[12]应用~(15)N示踪研究秸秆对保存和提高氮肥肥效的影响. 徐新宇,张玉梅,向华,胡济生. 1991

[13]钾肥对紫甘薯花青素的影响. 郭亮虎,逯腊虎,王镇,陈永杰,许玉娟,高炜,连晋. 2019

[14]氮磷钾肥不同施用方式对云麦53产量及农艺性状的影响. 王志伟,黄锦,李菊湘,陈向东,杨兆才,王增明,程加省,杨金华,张艳芬. 2014

[15]氮肥形态及施用方式对菠菜生长和硝酸盐累积的影响. 艾绍英,黄小红,柯玉诗,凌德全,姚建武,黄庆. 2001

[16]不同施硒方式对糜子产量及相关性状的影响. 李海,张翔宇,杨如达,田宏先,梁海燕. 2015

[17]稳定氮肥用量和施用方式对油菜产量和氮肥效率的影响. 李敏,刘枫,郭熙盛,武际,黄义德. 2016

[18]施用方式和氮肥种类对砂姜黑土氮素迁移的影响. 姜超强,卢殿君,祖朝龙,周健民,王火焰,王世济. 2018

[19]不同水稻品种和施锌方式对水稻产量及籽粒锌有效性的影响. 苏素苗,康天恺,邹家龙,汪本福,张洋洋,廖世鹏,李小坤. 2024

[20]安徽省不同区域油菜对氮肥一次性施用方式的响应. 韩上,武际,胡现荣,桑亚松,胡润,胡鹏,郭熙盛. 2018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