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纳米材料的分子印迹技术研究进展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颜朦朦
作者: 颜朦朦;赵风年;佘永新;洪思慧;张超;曹晓林;王猛强;王珊珊;郑鹭飞;金茂俊;邵华;金芬;刘海金;王静
作者机构:
关键词: 纳米材料;分子印迹技术;固相萃取;传感器;色谱;分离
期刊名称: 分析试验室
ISSN: 1000-0720
年卷期: 2018 年 05 期
页码: 607-613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基于纳米材料的分子印迹聚合物不仅具备传统印迹材料的特异吸附性,并且具有较多的结合位点、较快的传质速率,从而有效的提高了结合容量,解决了靶标结合少、不易洗脱、灵敏度低的问题。主要以基于纳米材料的分子印记聚合物为基础,重点介绍了近些年来其在前处理技术及检测方面的研究与应用进展,并且对此技术进行了讨论与展望。
分类号: O631.3`TB383.1
- 相关文献
[1]分子印迹技术在新烟碱类农药残留分析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鹿萌,张若楠,柳慧芳,李凌云,黄晓冬,许晓敏,王静,刘广洋,李腾飞,徐东辉. 2019
[2]分子印迹技术的研究的新进展及应用. 王荣艳,王培龙,王静,王锡昌,钟耀广. 2008
[3]纳米传感器在农药残留检测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杨艳梅,秦曙,乔雄梧,孙红霞,李雅静,李晋栋. 2019
[4]基于电化学传感器检测脯氨酸的研究进展. 闫路程,吴瑞刚,李爱学. 2022
[5]分子印迹技术在天然产物分离纯化中的应用. 杨鑫,张华,董爱军,张英春,赵海田,姚磊,佘永新,王静. 2011
[6]分子印迹技术在分析检测领域的应用. 陈孝建,王静,佘永新,叶青,曹维强. 2014
[7]利用分子印迹技术分离富集抗氧化物质没食子酸. 李宁,闫艳,赵立杰,赵蕊丽,刘方. 2015
[8]分子印迹技术及其在先导化合物筛选中的应用. 杨亚军,刘希望,李世宏,孔晓军,秦哲,杜文斌,李剑勇. 2015
[9]分子印迹技术在茶叶中的应用. 郑琳,高士伟,曹丹,王雪萍,王胜鹏,叶飞,郑鹏程,滕靖,刘盼盼,龚自明. 2017
[10]非生物学药物筛选方法及其应用. 刘玉荣,李剑勇,杨亚军. 2010
[11]基于分子印迹技术与液相色谱-质谱联用的抗病毒中药有效成分筛选方法学研究. 杨亚军,刘希望,刘玉荣,李冰,张继瑜,李剑勇. 2015
[12]分子印迹技术及其在药物分析和残留检测中的应用. 杨亚军,李剑勇. 2009
[13]分子印迹技术及其在农药残留检测中的研究进展. 程杨,刘红弟,闫震,徐国锋. 2022
[14]离子液体在萃取分析领域的研究进展. 孙晓杰,丁海燕,谭杰,邢丽红,李兆新,翟毓秀. 2015
[15]绵羊生殖道抗菌肽. 陈琛,王新华,薄新文. 2009
[16]农业测试分析. 蒋士强,董慕新,谢发明. 1992
[17]基于衍生化技术的游离脂肪酸的色谱-质谱分析方法研究进展. 刘明,魏芳,谢亚,董绪燕,陈洪,黄凤洪. 2017
[18]基于离子排斥色谱的饲料酸化剂中多种有机酸同步检测. 贾铮,肖志明,李兰,樊霞. 2016
[19]色谱分析法检测人工合成甜味剂研究进展. 王峰恩,杨国生,谭璐. 2011
[20]鹿茸再生及其蛋白质组学研究进展. 董振,褚文辉,赵海平,刘振,王桂武,李春义. 2014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
-
近20年山东省审定玉米品种主要性状演变规律分析
作者:孙悦;库婷婷;熊伟;刘倩彤;党同洋;张超;刘霞;冷冰莹;张恩盈
关键词:山东省;玉米审定品种;相关分析;通径分析;主成分分析
-
鲤源豚鼠气单胞菌的分离鉴定与药敏特性研究
作者:张超;吕军
关键词:鲤;豚鼠气单胞菌;16S rDNA;分离鉴定;药敏试验
-
HS-SPME-GC-MS分析不同浓度镉胁迫对川芎挥发性成分的影响
作者:徐皖菁;赵豆豆;张超;罗姣姣;杨鹃;孔艺娟;刘利;吴宇;毛常清;廖海浪;陶珊;徐正君;彭芳
关键词:川芎;镉胁迫;顶空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挥发性成分
-
甘蓝型油菜遗传图谱构建及偏分离标记分析
作者:代文东;铁拿优;玛丽亚;张超;唐容;王少铭;王璐璐;饶勇;黄泽素
关键词:甘蓝型油菜;遗传连锁图谱;偏分离;花青素
-
全球苹果相关农药研究态势的文献计量学分析
作者:尚愉涵;崔浩;单文宠;王静
关键词:文献计量学;苹果相关农药;VOSviewer分析;Web of Science
-
花生产业"三链协同"发展策略研究-以河南省为例
作者:张夏;景丽;上官彩霞;孟瑶;王静
关键词:花生产业;“三链协同”;河南
-
基于Ecopath模型的增殖放流对南朗水域生态系统的影响
作者:冯瑞玉;陶峰;郭禹;秦传新;孙金辉;吴一桂;王静
关键词:Ecopath模型;增殖放流;生态系统;营养结构;生态容纳量;南朗水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