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原地区龙山文化时期植物资源的利用-以河南新乡尚村遗址为例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刘真

作者: 刘真;黎海明;张自强;郭强;李虎;贾鑫

作者机构:

关键词: 龙山时期;豫北地区;植物遗存;农业结构

期刊名称: 中国农史

ISSN:

年卷期: 2021 年 001 期

页码: 13-21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SCI

摘要: 尚村遗址位于河南省新乡市,是豫北一处龙山文化时期的遗址。2018年在尚村遗址的发掘过程中,我们采用针对性采样法在遗址发掘区采集土样11份,并进行了浮选。浮选获得了丰富的炭化植物遗存,包括粟、黍和大麦三种农作物,以及其他6种杂草类和一些果壳类等非农作物植物遗存。浮选结果显示,粟的绝对数量和出土概率最高,黍次之,未见水稻、大豆,说明以尚村遗址为代表的豫北地区龙山时期的农业结构应该是以粟黍为主的北方旱作农业。此外,尚村遗址发现葡萄和一些碎果壳,说明当时人类还从事植物采集活动,这可能是一种辅助类农业生产活动。通过与中原地区其他遗址浮选结果进行对比,得出中原地区龙山文化时期豫北地区以种植粟和黍两种旱地作物为主,豫西南地区以种植水稻为主,豫中地区为稻旱混作的特点。本次植物遗存的研究为探讨豫北地区农业结构特点提供了新的思考,加强了我们对中原地区龙山文化时期农业生产的区域性认识。

分类号: K878%S-09

  • 相关文献

[1]豫北地区短季棉施钾与经济效益分析. 孙克刚,李锦辉,李贵宝,焦有,王英,扬占平. 1999

[2]河南新乡尚村遗址龙山文化早期木材资源利用研究. 李虎,张自强,李先婷,郭强,刘真,黎海明,贾鑫. 2022

[3]豫北地区冬小麦新型农作节水技术体系分析——基于哲学视角. 盛坤,蒋志凯. 2016

[4]豫北地区降水的时间序列特性分析. 王声锋,张展羽,段爱旺,高阳. 2008

[5]在农村基点进行科学研究工作的几点体会. 王守純. 1964

[6]乡村旅游开发类型综合评价研究——以新乡市乡村旅游景区为例. 王亚妮,秦安振,杨文琪. 2016

[7]豫北地区小麦籽粒矿质元素含量分析. 夏瑞雪,魏帅,郭波莉,曹冬梅. 2017

[8]豫北地区长短历时极端降水重心迁移与变化趋势. 高芸,王婉婉,景晶. 2023

[9]豫北地区小麦籽粒质量及其加工利用潜力研究. 张影全,张波,关二旗,赵宗武,杨春玲,魏益民. 2016

[10]2008年-2013年豫北地区大田小麦籽粒质量调查研究. 张影全,魏益民,张波,关二旗,赵宗武,杨春玲. 2014

[11]豫北地区小麦生产品种的构成及品质性状研究. 关二旗,魏益民,张波,赵宗武. 2010

[12]豫北地区小麦籽粒矿质元素含量分析. 夏瑞雪,魏帅,郭波莉,曹冬梅. 2016

[13]豫北地区参考作物需水量计算方法比较与评价. 田春娜,段磊,刘小飞. 2017

[14]福建农业结构对闽台土地合作利用的影响. 周江梅,林卿. 2002

[15]小农经济国家农业结构调整的经验与启示. 黄献光. 2001

[16]小农经济国家农业结构调整的经验与启示. 黄献光. 2002

[17]优化农业品质结构 促进我区农民增收. 彭宏祥. 2001

[18]江苏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中区域分工的探讨. 严少华,马康贫. 2010

[19]河北农业经济结构调整的成效、问题与对策. 孙世刚,杨兰伟. 2003

[20]我国农业功能的转换与构建农业产业新体系. 叶少荫. 2003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