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花2号桃离体微繁殖技术研究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李晓
作者: 李晓;俞明亮;马瑞娟;沈志军
作者机构:
关键词: 桃;茎段;腋芽;玻璃化;黄化;微繁殖
期刊名称: 江苏农业学报
ISSN: 1000-4440
年卷期: 2008 年 24 卷 03 期
页码: 331-337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以桃品种雨花2号春季嫩梢茎段为外植体,通过外植体消毒方法的筛选,以及腋芽诱导、腋芽增殖和生根培养基的筛选,以建立该品种的快繁体系,并解决桃离体快繁过程中常见的玻璃化和黄化问题。研究结果表明:最佳的外植体消毒方法为先以75.00%酒精浸润20 s,再用0.10%HgC l2+0.01%吐温对外植体表面消毒8min;LP+6-BA 0.80 mg/L+IBA 0.30 mg/L最利于腋芽萌发;LP+6-BA 1.50 mg/L+IBA 0.20 mg/L的继代增殖培养基上4周芽增殖倍数达3.5~4.0,且植株健壮;适宜生根培养基为MS+IAA 1.50 mg/L。同时,研究发现,在继代培养基中添加0.20 mg/L GA3可使黄化苗转绿,培养基中Ca2+浓度增加至0.729 mmol/L可以有效地抑制和消除玻璃化现象,培养基中使用6.50 g/L琼脂粉也可抑制玻璃化苗的产生。
分类号: S662.1
- 相关文献
[1]夏蜡梅腋芽微繁殖及叶片不定芽再生. 何晓兰,姚青菊,刘桂华,张保龙,倪万潮. 2009
[2]厚荚相思(Acacia crassicarpa)腋芽组培快繁技术体系研究. 胡峰,施琼,黄烈健. 2015
[3]树莓组织培养与快速繁殖技术研究. 和加卫,徐中志,唐开学,毕海林,和秀云,杨正松,朱映安. 2006
[4]桃无性系砧木GF43微繁技术研究. 张素,周建涛,陆维忠. 1993
[5]桃树黄化程度与土壤理化指标的关系. 陈栋,孙淑霞,李靖,谢红江,江国良. 2014
[6]茶树无菌播种建立植株再生体系. 黄燕芬,吴曦,周国兰,赵华富. 2013
[7]巴西橡胶树的次生体细胞胚胎发生——一种新的长期性体细胞胚胎发生诱导方法. L.LARDET,田郎. 2012
[8]凤尾旅离体培养微繁殖技术. 叶晓青,李红,佘建明,黄益洪,王松凤,童红玉. 2010
[9]35杨微繁殖与叶片不定芽再生研究. 何晓兰,王保松,韩杰峰,刘桂华,佘建明,倪万潮. 2009
[10]世界流行切花—重瓣丝石竹茎尖培养及微繁殖技术研究. 韩玉琴. 1993
[11]凤尾蕨离体培养微繁殖技术. 叶晓青,李红,佘建明,黄益洪,王松凤. 2010
[12]重瓣丝石竹规模化微繁殖技术研究. 韩玉琴. 2005
[13]不同施肥处理对风沙地'赤霞珠'葡萄叶片黄化的影响. 黄小晶,牛锐敏,沈甜,许泽华,陈卫平. 2019
[14]茶树品种‘白鸡冠’叶色性状遗传特性研究. 陈志辉,林郑和,游小妹,钟秋生,单睿阳,陈常颂,余文权. 2019
[15]不同类型铁肥和施肥方式对蓝莓叶片光合色素的影响. 蒲思宜,杨静慧,冀馨宁,夏凯丽,宋科,王芝学. 2019
[16]江津龙华W·默科特桔叶片黄化致病真菌的分离与鉴定. 周娜,胡军华,姚廷山,王雪莲,王娟,彭凤格,李鸿筠. 2015
[17]叶色特异茶树品种选育现状. 王丽鸳,赵容波,成浩,韦康,阮丽,吴立赟. 2020
[18]茶树新品种‘彝黄1号’. 马伟伟,王云,李春华,刘晓,唐晓波,张厅,甘勇,王小萍. 2022
[19]茶树新品种'金凤2号'. 李兰英,胥亚琼,刘东娜,尧渝,龚雪蛟,罗晟,罗凡. 2022
[20]四川李产区缺铁黄化发生原因与对策. 陈栋,赵琳. 2015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
-
梨果实石细胞木质素合成调控机制研究进展
作者:王红宝;王永博;王晋;李勇;李晓;王迎涛;王亚茹
关键词:梨;石细胞;木质素;调控机制
-
红叶石楠诱控花生田金龟甲优势种的效果研究
作者:曲春娟;蒋相国;杜龙;姜晓静;鞠倩;李晓;曲明静
关键词:花生;暗黑鳃金龟;铜绿丽金龟;红叶石楠;引诱效果
-
酸枣新品种-长丰
作者:张海旺;俞明亮
关键词:
-
基于广泛靶向代谢组的桃果实衰老软化过程差异代谢物筛选与鉴定
作者:郭绍雷;许建兰;张斌斌;张妤艳;沈志军;马瑞娟;俞明亮
关键词:桃果实;衰老软化;代谢组;差异代谢物
-
桃苗圃适用除草剂的筛选、混配与安全性评价
作者:郭磊;黄晨艳;宋宏峰;沈志军;张斌斌;马瑞娟;孙朦;何鑫;俞明亮
关键词:精喹禾灵;二氯喹啉酸;桃苗;除草剂;综合评价
-
葛根多糖对猫肠道菌群的影响
作者:赵世帆;薛华磊;陈凯;李晓;王米
关键词:葛根多糖;肠道菌群;微生态平衡;宠物食品添加剂
-
大豆田反枝苋对除草剂多抗性及靶标抗性机理研究
作者:杜龙;李宁;尚素琴;李丹;李晓;曲明静
关键词:反枝苋;氟磺胺草醚;咪唑乙烟酸;多抗性机理